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研究

来源 :中南工业大学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c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探讨了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及东南亚国家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特点,并提出中国应在外部治理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从现有国情出发,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在国有企业中,构造以内部监控为的多元化监控主体,并改进内部监管机制,同时变国有股权为非控股股权.在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控制"内部人控制".为了控制"内部人控制",就应当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在以往的改革中,产权制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可是产权制度的改革并未使国有企业的境况有太大的改变.而 2000年发生在长沙市的一场国企改革却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思路.这场称为"两个置换"的改革不仅实现了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的退出,经营者和职工转变为公司的股东,建立起对企业内部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产权置换的同时,企业职工也失去了"全民"身份,成为市场化的人力资源.这对于提高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风险意识,有效发挥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的作用,无疑具有相当大的作用.最后,作者提出,要构造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应首先着眼于国有企业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建立和完善商品市场、经理市场及证券市场,并对《公司法》进行必要的修改,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探寻与改善与特定外部治理条件相适应的内部治理结构,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
其他文献
该论文通过对武钢自产精矿原物流系统管理结构、运输线路与运输能力,以及在工业港的库存状况的调查,运用现代物流管理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了武钢自产精矿物流系统的特征,以及系
随着证券投资基金在中国的迅速发展,投资基金已日趋成为大众化的投资渠道.该文针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业绩评价、风险控制等热点问题,探讨了风险调整的基金业
论文从当前中国企业产品结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出发,指明了实施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策略的战略意义.并进一步基于产品整体概念理论,系统地提出了从企业内部、外部环境分析,特别
集团公司是现代工商企业的基本企业形态,分部经营制是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的显著特征.该文对其中主的利润、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等财务指标以及影响分部业绩评价的内部转移价格
根据费雪方程式的增长率形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率、可承受的物价上涨率和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在具体决策过程中,主要依靠三个方面
该文在系统论述了医药制药业的特征与中国医药市场发展现状之后,对比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医药企业在经济规模和研究开发投入方面的差距,尤其是在市场营销理论和操作方式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