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围绕微博和公民政治参与进行研究。蓬勃发展的网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包括政治参与在内的中国公民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微博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发展成为公众参与政治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尝试运用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行政学理论,研究分析微博政治参与积极、消极影响,并对规范公民运用微博进行政治参与进行了对策分析。本文首先对微博,公民政治参与,微博中的公民政治参与三个核心概念进行了详细阐释和分析认识。通过对公民运用微博进行政治参与历史的回顾性描述,引发对微博政治参与的认识和思考。微博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通过微博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活动或政府决策的政治行为。本文从公民、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对微博政治参与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文章认为,公民意识的觉醒推动其运用微博积极维护自身利益和表达自身诉求;政治民主对于微博的内在呼唤和社会稳定对于微博参与的强烈需求;政府政治参与供给不足和公民政治参与需求旺盛之间的矛盾加推了微博政治参与的迅猛发展。文章还总结研究了微博政治参与的优缺利弊,并在此基础上对规范微博政治参与进行了思考。本文认为,微博扩大了公共领域的空间,为公众政治参与提供了平台,有效实现了政治社会化,营造了政治文化;公众运用微博进行政治参与,有效实现了对议程的自我设置,推动了公众议程和政策议程的融合;微博深度报道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聚合了公众的力量,强化了对政府执政行为的监督;微博增加了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改善了政治生态环境,推动了网络民主向现实民主的华丽转身。同时,微博政治参与还存在着真实性较低、公信力较低、非理性表达和容易造成沉默的大多数等问题。因此,要辩证地看到微博政治参与这一新生事物,从有效设置政策议程、培养意见领袖等方面引导公众审慎运用微博进行政治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