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纳米管阵列改性、表征及光生阴极保护行为的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err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材料腐蚀问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传统的金属防腐蚀技术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发展环境友好型的金属防腐蚀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工业应用前景。Yuan和Tsujikawa首先提出光生阴极保护的概念,利用半导体光电转换特性产生的光生电子,使金属表面电位负移,而使之得到阴极保护。该方法具有不需要消耗电能,不需要牺牲阳极、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已成为当前金属防腐蚀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要实现TiO2光生阴极保护的实际应用,尚有若干关键技术问题亟待解决:1)TiO2带隙较宽(Eg=3.0-3.2eV),只能吸收波长小于387nm的光,而太阳光谱中占大部分能量的可见光未能有效利用;2)TiO2光激发产生的光生电子-空穴对易复合,光量子产率不高;3)在暗态下无法维持对金属的阴极保护。   本工作旨在拓展TiO2纳米管阵列膜的光谱响应范围,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提高太阳能利用率,为实现TiO2在光生阴极保护方面的实际应用做探索。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对TiO2纳米管阵列膜进行掺杂改性;利用导电聚合物及半导体耦合技术,构筑TiO2复合纳米管阵列膜。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膜层的形貌、晶型和表面组分进行分析,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光电联用系统测试各种纳米复合材料光阳极的光电响应特性和光生阴极保护行为。主要研究进展及成果如下:   1.采用溶胶凝胶法、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浸渍法成功对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的TiO2纳米管阵列膜进行钴掺杂改性。发现掺杂适量Co2+可有效窄化TiO2带隙宽度,光响应扩展至可见光区(阀值为520nm),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提高光电效率。通过综合分析掺杂方法和钴掺杂量对TiO2纳米管阵列膜光电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钴掺杂机理。在光照下,Co2+掺杂的TiO2纳米管阵列膜的阴极保护性能明显优于纯TiO2纳米管阵列膜。   2.将噻吩单体(thiophene)通过电化学聚合法在TiO2纳米阵列膜表面聚合沉积聚噻吩(polythiophene)薄膜,成功构筑了PTH/TiO2纳米管阵列复合膜,并探索合适的电化学聚合沉积条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TH/TiO2纳米管阵列复合膜,光响应范围拓展至可见光区(阀值为630nm),显著提高了紫外光区的光电效率。在光照下,PTH/TiO2纳米管复合光阳极对403不锈钢的阴极保护作用明显优于TiO2纳米管光阳极,在可见光条件下,而PTH/TiO2纳米管复合光阳极对403不锈钢具有一定的阴极防护作用。   3.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在TiO2纳米管表面复合CdS纳米膜层,通过电化学法(恒电流法)在CdS/TiO2表面沉积聚噻吩(Polythiophene),成功构筑了PTH@CdS/TiO2复合纳米管阵列膜,有效拓展了TiO2纳米管阵列膜的光响应范围。
其他文献
当前环境污染、石化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在这种背景下,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制备高分子材料受到极高的重视。本文以可再生腰果酚为原料制备了三种高分子材料,并对其性能进
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因其具有高强高模、高热导率和低密度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和民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用途。可纺中间相沥青(MosphasePitch,MP)是制备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的基本原料,M
在过去的十年里,由于贵金属纳米材料在催化剂、电子学、光子学、信息储存、光电学、生物标记、成像和传感等领域的重要性,使得贵金属纳米结构的合成成为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新型的金属纳米粒子因为它们独特的由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诱导(SPR)的光学性质和它们很多的潜在应用而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在具有SPR效应的贵金属纳米粒子中,中空纳米结构有一个很高的散射系数,它的共振频率通过改变中空核的尺寸和壳的厚度可以很容易
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是一类新奇的碳素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导电性,及化学稳定性,这些性质使得MWCNTs在纳米科技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尤其是过渡金属修饰的碳纳米管
以往的研究发现,纳米药物载体可以被肿瘤细胞通过内化作用吸收,达到更有效的治疗效果。多糖衍生物作为一种典型的纳米药物载体,具有无毒和可降解的优良性能。然而与所有药物传递系统一样,多糖衍生物药物载体也同样面对蛋白质污染的问题,进而导致药物载体被免疫细胞识别后吞噬。在本文中,我们设计并合成出两种类型的聚合物:羧基甜菜碱修饰的葡聚糖-聚己内酯(Dex-CB-PCL)共聚物,其中PCL聚合度分别为17和36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