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在老年人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虽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其发病机制,但已有证据显示氧化应激参与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考虑到糖尿病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相互关系,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如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思路。京尼平苷作为一种中药单体,同时也已经证明是GLP-1的受体激动剂。在我们的前期研究中已经证实京尼平苷可以保护阿尔茨海默症动物模型的行为损伤、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以及多层次的结构损伤。因此,我们假设京尼平苷在细胞水平有抗凋亡的能力。目的:研究京尼平苷对鱼藤酮诱导的原代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刚出生1~2天昆明小鼠的大脑皮层进行原代培养,培养基为Neurobasal+2%B27+0.25mM+0.5%青/链霉素。细胞培养每三天换一次液,细胞培养至第7天开始进行后续的实验。1.细胞培养至第7天,更换培养基后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nM,0.5nM,1nM,3nM,5nM鱼藤酮培养48h。培养结束后加入CCK-8检测适合的鱼藤酮浓度。结果显示0.5nM鱼藤酮浓度为最适浓度。2.细胞培养至第7天,更换培养基后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M、10M、50M、100M、200M京尼平苷预培养2h。再在培养集中加入终浓度为0.5nM的鱼藤酮培养48h。最后,取适量培养基用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培养集中LDH含量,计算细胞损伤程度。3细胞培养至第7天,按照上述培养方法加入京尼平苷和鱼藤酮进行培养。然后提取各实验组神经元内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检测蛋白包括经典的凋亡生物标志物Bcl-2、Pro-Caspaes-3(35KD)、Cleaved Caspases-3(17KD)。结果:1细胞活性随着鱼藤酮浓度的增加会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0.5nM鱼藤酮浓度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5);1nM,3nM,5nM浓度组细胞活性也显著降低(p<0.01)并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各浓度组间p<0.05)。2单加京尼平苷处理原代神经元细胞,LDH释放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京尼平苷预处理2小时后再用鱼藤酮处理48小时,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LDH释放量均有显著增加(p<0.01);与鱼藤酮组相比,10μM京尼平苷组LDH释放量明显降低(p<0.05),50μM,100μM,200μM京尼平苷组LDH释放量均显著降低(p<0.01)。3与鱼藤酮组相比,京尼平苷可以使Bcl-2和Pro-Caspases-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相反的,京尼平苷预处理后可以使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1.鱼藤酮在低剂量情况下即可诱导细胞的损伤,因此在用鱼藤酮诱导细胞损伤时不宜用过高浓度,低剂量即可。2.京尼平苷对在一定的鱼藤酮浓度下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3.京尼平苷可以通过调节Bcl-2和Pro-Caspases-3、Cleaved Caspase-3的活性起到抗凋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