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低碳经济也同样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贯穿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聚集我国四成的经济总量,是推动我国经济由东向西转移的重要纽带,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资源与环境无法协调发展。在全球经济发展受气候变化的威胁下,碳循环成为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和重要机理。基于此,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试点,展开了碳循环平衡视角下长江经济带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研究。首先,文章在详细梳理国内外有关文献基础上,科学界定了低碳经济概念,对低碳经济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及长江经济带低碳经济已有的研究现状分别作了介绍。以此为借鉴,选取出符合本文研究思路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并介绍了碳循环平衡视角下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展示了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寻找在碳循环平衡视角下评价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途径。其次,选取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依据低碳经济相关理论,从经济社会发展、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等角度出发,找出影响长江经济带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根据碳循环平衡视角下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长江经济带低碳经济系统进行分析,将复杂的动态低碳经济系统划分成经济社会发展子系统、能耗子系统、资源利用子系统、碳源子系统及碳汇子系统五大子系统,在分析五大子系统关系的基础上选取了20个指标来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主成分分析法。接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SPSS软件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情况做了实证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深入挖掘了长江经济带低碳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最后,总结全文,并结合长江经济带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结果及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适合长江经济带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碳汇能力;全面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希望通过上述五方面对策的共同作用,促进长江经济带早日实现经济发展低碳化,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