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新型文旅业态已成为大势所趋,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优越的市场环境使全国各地文旅项目宛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我国文旅产业仍然存在:千旅一面,同质化程度高,缺少文化辨识度;文旅概念大多局限于游,对“读、乐、体验”等相关体验型内容产品开发不够,相关性不高;文旅产业体系发掘不够,“购、住”等问题被忽略的种种问题。目前,我国文旅市场急需丰富的文化内容,但我国大量可用于文旅开发的优质区域特色资源未用好,甚至被忽略。多数地区旅游资源分散,虽资源种类丰富却缺乏统筹,虽有文旅资源内涵挖掘但不够到位,急需发掘培育地方性主题文化符号,找到切入点,深度参与文旅融合。中国旅游开发对历史文化的运用只局限于历史人文,忽略了古动物资源,生命故事资源,也是地球历史的一部分。以中国古动物资源为文旅建设开辟新路径,树立科普主题文旅开发新范式,必将引领全国古动物文化资源开发新潮流。以古熊猫为例,大熊猫作为我国的“国宝”享誉世界,但古熊猫作为我国大熊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不为人知。从未被作为我国特色区域资源要素融入文旅创新进行应用开发,致使其人文艺术价值和生物科普价值都未得到深层次的挖掘与转化,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为响应国家积极发展文旅产业的号召,本文结合当前文旅产业发展态势,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迅速崛起的趋势,对古熊猫复原成果应用开发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简要梳理了古熊猫的资源优势和在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跨古生物学、戏剧与影视学,重点探讨中国古熊猫复原成果在文旅项目中应该如何实现的具体方案,形成较为现实的可操作方案、部分内容的样本、具体设计构想和个人感悟。基本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相关综述研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二部分为基于文旅项目开发的古熊猫资源价值分析:主要对古熊猫目前资源的相关概况进行了一个简单描述,重点对古熊猫的开发价值进行梳理和总结,得出结论:中国古熊猫化石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中国在古熊猫起源地上具有唯一性、古熊猫化石遗存地具有区域独有性、古熊猫具有人文故事属性和品牌形成可延伸性。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资源转化价值、品牌价值、提升文旅项目所在区域竞争力价值、文化精神价值、经济价值和科普价值。但目前中国古熊猫的文旅开发现状不佳,产生了千旅一面、缺少文化辨识度;文旅概念太过局限,对“读、乐、体验”等相关内容产品开发不够,相关性不高;文旅产业体系发掘不够,购、住等问题均忽略的问题。第三部分为中国古熊猫文旅开发应用构想及方案:将具体复原成果进行古熊猫高仿真标本应用、古熊猫进化演绎系列文旅产品应用、古熊猫形象标识设计应用、古熊猫VR全景数字体验产品应用、古熊猫多媒体互动电影游戏应用、古熊猫全息幻影立体成像的主题乐园应用、古熊猫旅游在城市空间的扩展应用、古熊猫城市雕塑应用、虚拟文旅体验产品跨国销售应用。希望通过上述方案的提出,使古熊猫考古复原成果能够在文旅项目当中被实际采纳应用,提升古熊猫文旅项目的现代科技数字化手段,丰富文旅项目的表现形式;提升文旅项目的识别性、品牌传播力、文化内涵的独特性、游乐价值和产业化程度。第四部分为应用实践与感悟:在跟随导师密切投入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收获很大,切入了科技技术融合探索,很多事情的推进有困难,有待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