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分析诱导cofilin去磷酸化对肝细胞极性重建的影响及其机制。
研究方法:
1、对体外培养肝细胞cofilin去磷酸的调控:利用SSH1L转染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调控cofilin的去磷酸化,RT-PCR、Western-blot法检测cofilin和P-cofilin,转染后SSH1L在大鼠肝细胞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质粒转染效率。
2、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cofilin原核生物表达载体,阳性重组体转化BL21(DE3)菌株,获得cofilin蛋白质的高效表达。
3、肝细胞增殖能力与功能的检测:MTT法检测肝细胞增殖能力,生化检测仪检测肝细胞功能指标如ALT,ALB,LDH。
4、研究cofilin对肝细胞骨架及胆小管网络的调节:观察体外培养肝细胞胆小管网络的形成和维持时间,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肌动蛋白微丝空间构象,密度的改变及其与胆小管网络变化的关系。进一步观察诱导cofilin去磷酸化对胆小管网络、细胞骨架的影响。
研究结果:
第一部分:阳离子脂质体法成功将SSH1L质粒DNA转染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转染率达到70%以上,转染后可见实验组SSH1L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P-cofil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第二部分:成功构建cofilin-pET32高效表达质粒,获得cofilin蛋白的大量表达。
第三部分:实验组肝细胞增殖能力,ALT,ALB,LDH,生存时间,胆小管网络的形成和维持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胆小管的形成过程起始于肝细胞的极性区域,逐渐延伸、融合形成胆小管网络,微丝与微管共同参与体外培养肝细胞胆小管网络的形成和维持。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胆小管网络形成的更快,保持时间更长。
研究结论:
1、应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法可获得SSH1L在肝细胞内的稳定表达。
2、外源SSH1L转染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可诱导细胞内cofilin的去磷酸化。
3、转染SSH1L后改善了肝细胞的增殖水平。
4、体外培养肝细胞胆小管的形成依赖于邻近肝细胞膜的极性区域。
5、微丝和微管共同参与了胆小管网络的形成和维持,其形态和分布与其功能相适应。
6、cofilin去磷酸有利于体外培养肝细胞胆小管网络、细胞功能的维持,并且通过细胞骨架成分发挥作用。
7、体外通过转染SSH1L诱导cofilin的去磷酸化作用,并非由于SSH1L催化活性的增加而是由于SSH1L的过表达所致。SSH1L的过表达并未抑制SSH1L的催化活性。
8、通过诱导cofilin的脱磷酸化改善了肝细胞的存活状态,延长了存活时间,有效促进和维持了体外培养肝细胞的极性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