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出土秦文獻材料的陸續公佈,一些不見于傳世文獻記載的秦郡名對已有的秦郡研究體系造成了破壞,學者紛紛撰文加以考證,但迄今爲止仍未能圓滿的解決這一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爲了將來更好的利用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研究秦郡問題,詳盡梳理自清代以來的研究成果,以學術史的眼光重新審視秦郡研究,便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礎意義。同時爲新時期的秦郡研究提供寶貴的參考經驗,也爲新秦郡體系的建立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主體部分共有四章,分清代、民國、1950至2000年,2001至2016年四個時間段梳理學者的秦郡研究成果。大體按照“秦一代郡數及郡名”、“秦始皇三十六郡名”、“秦郡始置時間”、“秦郡郡境”、“秦郡郡治”、“秦郡圖”,“秦郡個案研究”等七項內容進行概括總結,並設立專節總論這一時期的研究概況以及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第一、二章後都附有一份學者秦郡研究著述表,介紹了一些基本信息並對其文的發表時間做了簡要的交待,便于學者利用。正文中製作了大量的表格,目的是使讀者清晰了解諸家說法的異同;第四章第二節附有一張出土文獻所見秦郡名目表,其判定依據既有橫向的參照,又有縱向的對比,是本論文的一個創新點之一。秦郡圖是以往學者忽視的內容,本文整理了四個時期內的秦郡圖,並盡量附上原圖,亦是一份秦郡圖繪製的學術史,爲以後的秦郡圖繪製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亦是本文較有特色的內容之一。本文是以學術史的視角對秦郡已有的研究成果加以“迴訪”,嘗試結合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研究歷史地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