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度取值对P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中,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的配筋比例受预应力度的大小控制。预应力度的不同,反映了构件中施加的预应力水平高低。预应力度取值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预应力结构抗震性能的优劣。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估既有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基础上,以预应力度为主要研究因素,探讨预应力度取值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在OpenSees软件中,建立了按规范设计的一榀预应力混凝土原型框架的计算模型,通过与PKPM对比周期和振型的计算结果,验证了建模过程的正确性;建立了一榀单层单跨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低周往复加载试验下的非线性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在选用材料本构、单元类型及预应力效应模拟等方面的实用性。(2)总结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难以实现的有关因素,探讨了预应力度和裂缝控制等级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理论研究了规范中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非预应力钢筋用量确定方法的适用性;对预应力度不同的四榀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分析计算表明,根据规范设计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梁中非预应力钢筋用量过多,在大震下结构难以实现“强柱弱梁”的破坏模式,而适当提高梁端截面的预应力度值,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结构的抗震能力。(3)以最大层间位移角为结构需求参数,完成了三榀不同预应力度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并探讨了预应力度大小对结构破坏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预应力度取值,有利于分散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耗能和损伤部位,降低结构的失效概率,增强其抗震能力。建议设计抗震等级为二级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时,提高预应力梁端截面的预应力度限值至0.80。
其他文献
目前在中国铁路桥梁的工程建设实践中,大跨径连续钢构这种桥梁结构形式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截面梁因其优美的外形,良好的力学性能及构造功能而被普遍采用。
下沉板式卫生间现已广泛的应用在住宅建筑中。但由于建筑功能要求及设计的需要,为了避免下沉板周围的梁暴露在室内等显露位置,影响审美美观。实际工程中常会出现将暴露在室内
酸性侵蚀和硫酸盐侵蚀是组成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此外,粉煤灰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凝土的某些功能指标,因此粉煤灰已经在许多工程领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新兴建筑形式中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得到了迅速发展。而空间结构中,预应力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弦支穹顶结构正是这种技术应用的典
本文针对2006年2月牡丹江流域发生水节霉污染事件后,水节霉每年1~2月份在牡丹江最大支流海浪河河夹村大坝河段附近仍有少量存在,成为牡丹江流域水质安全的一大隐患问题,对水节霉
滑坡是人类遭受的最大自然灾害之一,因此,对潜在的滑坡体进行安全性评估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本文以武汉龙泉山生态园中,400 m3水池引起山体滑坡的安全性评价为研究课
密度板、刨花板、木质地板等各种建筑及室内装饰装潢用材料广泛使用,在室内散发出大量甲醛,对人有强刺激、神经伤害和致癌作用,导致室内空气品质低劣。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的特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被广泛地应用于要求大空间、大跨度的建筑结构中,对其抗震性能评价仍存在不少争议,在罕遇地震时难以实现“强柱弱梁”的屈服机制。因此,本文对我国现行
输电线路上的覆冰在温度升高和风荷载等作用下会发生脱落,从而引起导线竖向振动和横向摆动,可能引起导线烧伤、跳闸、闪络等电气事故,也可能导致导线断股、绝缘子和金具损坏、杆塔折损甚至倒塌等机械事故,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目前有限元法是解决输电线路脱冰动力响应问题的主要手段,而输电线路属于大跨度强非线性结构,前处理和求解占用较多时间,采用参数化有限元法可提高建模分析效率,这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首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