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疆已进入免除农业税时代,农村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对村干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村干部是农村政策的具体执行者,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然而,目前新疆地区村干部的薪酬普遍偏低,使村干部感到自己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部分村干部产生了一种敷衍的心理,使相关的政策无法落到实处,有些能力强的村干部干脆辞职,到外地打工挣钱,从而导致农村工作较为被动。因此,如何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村干部绩效薪酬制度,使其与村干部工作实绩相挂钩,奖勤罚懒,提高那些一心为民的村干部薪酬水平,对新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首先对选题的背景,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及本文可能创新之处作了详细地阐述,再从研究农村税费改革时期村干部薪酬制度变迁入手,通过对选取的南北疆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取得乡镇干部、村干部、村民对目前村干部薪酬意愿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激励理论、薪酬理论,确定村干部绩效薪酬制度的构成内容包括基本薪酬、艰苦地区补贴、效益薪酬和奖励薪酬四个部分。同时,通过计算确定出基本薪酬的标准,并明确了各部分薪酬的发放方式和资金来源。
绩效薪酬制度要想发挥应有的效用,还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使村干部薪酬的发放有据可依,做到有奖有罚,才能对村干部的工作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
为了使村干部绩效薪酬制度能够顺利地实施,还应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组织保障、资金保障、“人才”保障及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本文最后建议,今后在制定村干部薪酬制度时,除了注重经济性薪酬外,还应关注非经济性薪酬对村干部行为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