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局部固有免疫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hong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和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患者阴道局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探讨MBL和MCP-1在VVC和RVVC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为VVC和RVVC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①选取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共60例,分为三组:健康妇女对照组(20例),单纯性VVC组(20例),RVVC组(20例)。②标本的采集:研究对象取妇科检查体位,暴露阴道后取0.5ml分泌物测PH值,擦去分泌物,用5ml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宫颈及阴道上端,吸出灌洗液4~5ml,收集于专用试管。③标本涂片后进行HE染色,对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进行计数及分类。④采用RT-PCR法测定阴道脱落细胞中MBL和MCP-1的mRNA水平。⑤实验数据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单纯性VVC组和RVVC组灌沈液的PH值较对照组均有上升,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细胞分类中,单纯性VVC组的中性粒细胞较对照组和RVVC组相比明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与RVV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单纯性VVC组单核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和RVVC组明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⑧单纯性VVC组MBL和MCP-1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人群,而RVVC组MBL和MCP-1的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人群。 结论:①阴道PH的改变与阴道的感染相关。②假丝酵母菌侵入机体后将导致机体的免疫防御反应,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增加并到达炎症部位发挥杀灭病原菌的作用。③单纯性VVC患者阴道局部MBL和MCP-1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可能是阴道局部对真菌产生的一种免疫防御反应;而在RVVC患者,阴道局部的MBL和MCP-1表达显著低于正常人群,推测阴道局部MBL和MCP-1的低表达相关的免疫防御缺陷可能是RVVC反复发作而不易治疗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他出生在意大利一个叫拉斯泰尔扎的小村庄,父母经营着一个葡萄园。每天早晨一睁开眼,他就可以看到好看的葡萄藤和橄榄树,就可以看到庄园里的流水、小桥,还有小鸟站在五线谱一样的电线上……淳朴的乡村美景引燃他童年的快乐如蓝色火焰般燃烧,富有音乐天赋的他,7岁开始学钢琴,随后又练习吹长笛、萨克斯和弹吉他,累了的时候,他最喜欢约一帮小伙伴一起去骑马、踢足球……  如果不是在学校的足球赛场上被足球打中眼睛,他甚至
研究背景: 抵抗素(resistin)是一种新发现的脂肪组织分泌因子,在啮齿类动物中主要由脂肪组织分泌,被认为是连接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桥梁。而人类主要由单核细胞分泌。目前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