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及其对印第安文化变迁的影响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gbdwc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个民族的语言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既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又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工具。语言记录、表达和传递一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语言政策作为国家政府管理社会语言生活和解决社会语言问题的手段,是导致语言兴衰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一种语言政策的实施又不可避免会对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产生一系列影响,导致文化变迁,甚至文化消亡。   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住民,长期以来,印第安人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然而,美国建国两百余年来,越来越多的印第安人开始将英语作为其主要交流工具,越来越多的印第安语言走向衰落甚至消失。与语言的衰亡相伴的是印第安文化不断发生深刻变迁。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或隐或显的印第安语言政策。美国政府制定和实施这些政策目的何在?美国政府的印第安语言政策有什么特点?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与印第安语言的衰落乃至于印第安文化的变迁是否有关系?对这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语言和文化,以及语言政策与文化变迁的关系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以美国的印第安语言政策为主线,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美国政府不同历史时期印第安语言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进行了详细考察,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的目的、特点和结果,接着从物质、制度和精神这一文化构成的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其对印第安文化变迁的影响。   本文包括六章。第一章介绍了写作目的、意义、创新点及文章结构等,并界定和讨论了本文涉及的重要概念及其关系。第二章是文献综述。第三章从文化构成的物质、制度及精神三个方面对传统印第安文化进行了详细描述。第四章首先介绍了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的根源一以同化为核心的美国语言文化,并对美国不同时期语言政策出台的背景,内容及具体的实施进行了探讨,从而总结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的特点和造成的影响。第五章论述了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对印第安文化变迁的影响。本章首先论证了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的制订与实施同印第安文化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分别从物质、制度和精神等方面揭示了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对印第安文化的影响。第六章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美国的印第安语言政策与印第安语言乃至文化变迁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首先,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中的显性和隐性政策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但都源于以同化少数族群为目的的盎格鲁-撒克逊语言文化观,其最终目的一直是同化印第安语言和文化。其次,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对印第安文化变迁造成了重大影响:显性政策导致强制性变迁,隐性政策导致指导性变迁。总而言之,在物质和制度文化方面印第安人基本上已经被美国主流文化所同化。而在精神文化方面,情况较为复杂:印第安人一方面受到了白人精神文化的重要影响,但也并未放弃传统印第安精神文化,结果大体上处于一种“背负两种文化”的境地。
其他文献
语言迁移一直以来都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的中心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语言研究者对于语言迁移所持的态度几经反复。语言迁移的研究因而由20世纪50,60年代兴起兴盛,到
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因在金融危机中的突出表现而赢得世界瞩目。但这并不等于这些银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足够的实力与跨国金融集团相抗衡。要想真正走向世界,更好地
韩国文学的近代化是一个通过不断鉴和探索,创造出适合本民族实际的现代文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韩国不仅大量引进西方的进思潮和著作,同时也间接地从中国介绍了一些现代文学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文化转向使翻译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而是将翻译置于文化、社会、历史的宏观语境下进行探讨,由此拓展了翻译研究所涵盖的范围,开辟了翻译研究
同形异义词是汉韩语言中使用频繁、应用较广的一类词汇,也是看起来简单、用起来容易出现错误的一类。   韩国人由于从小生活在汉字文化圈里,会接触到很多汉字词,并且韩国
不论是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角度所进行的跨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都表明中国文化中的面子观对于社会人际交往的影响远远比西方文化来得深远,而且中国人的面子观也远远比西方
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出人际功能是通过情态、语气和情态副词等实现的,但没有解释语言是怎样表达作者或读者观点的问题。1990年,马丁发现了这一不足,并提出了评价理论,从而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