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吡啶羧酸和三氮唑羧酸MOFs材料的构筑及性质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ASP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MOFs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材料,与传统的材料相比,具有丰富的拓扑学结构、结构可裁剪和修饰、孔道尺寸可调以及高的比表面积等优点。在气体选择性吸附和分离、催化、磁学、光学、传感等领域展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引起了各国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然而,MOFs材料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譬如如何定向的设计合成具有新颖的拓扑结构和功能性材料,还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在本论文中,我们选用2,2’-联吡啶-5,5’-二羧酸(L1),六氟磷酸根-二-(2,2’-联吡啶)-(2,2’-联吡啶-5,5’-二羧酸)钌(L2)和4-氨基-3,5-二-(4-苯甲酸基)-1,2,4-三氮唑(L3)作为有机配体,成功地构筑了15个新颖结构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并详细地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及其相关性质。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在溶剂热条件下,与不同过渡金属与2,2’-联吡啶-5,5’-二羧酸(L1)配体反应,合成了5个三维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和1个二维层状化合物,[Co3(L1)2(HCOO)2H2O]·2DMF (1),[Zn3(L1)2(HCOO)2]·H2O·DMF (2),[Mn(L1)]·DMA (3),[Co(L1)DMSO]·(DMSO)(H2O)(4),[Co(L1)H2O]·H2O (5)和[Cu(L1)]·DMSO (6)。化合物1和2沿c轴方向展现了由四元环共用顶点连接形成的左右手性螺旋链。气体吸附性质研究表明,化合物1和2具有特殊的N2和CO2气体吸附行为,脱附曲线形成了一个大的滞后环。粉末XRD衍射峰位置的变化表明化合物脱除孔道中的客体分子,其结构发生了改变。因此,通过吸附和脱除孔道中的客体分子,这两个柔性骨架结构发生了“开门”和“关门”的行为。而且,化合物1和2具有很好的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氮气选择性吸附分离性能。化合物3是由双核锰无机结构基元和L1配体连接形成的三维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沿a轴方向,结构中也展现四元环共用顶点无限连接形成的左右手螺旋链。在化合物4中,沿[111]方向,Co中心与配体连接形成一维左右手螺旋链[Co-L1]n重复单元,而且这两种螺旋链交替存在。在化合物5中,L1配体与三个Co原子连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以ABAB方式堆积,形成菱形孔道。有趣的是在同一层和相邻一层的结构中都具有一维的螺旋链。化合物4和5为(3,3)-连接的新拓扑结构。化合物6具有4-连接的dia拓扑结构,其结构中也存在左右手螺旋链。另外,我们还研究了化合物3-5的磁学性质。(2)在溶剂热条件下,以铟离子为金属源,2,2’-联吡啶-5,5’-二羧酸(L1)和六氟磷酸根-二-(2,2’-联吡啶)-(2,2’-联吡啶-5,5’-二羧酸)钌(L2)为有机配体,合成了5个三维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In(L1)(NO3)(DMA)0.5]·(DMA)(H2O)4.5(7),[In(L1)(HCOO)H2O]·(DMF)2(H2O)3(8),[In(L1)Cl]·(DMF)2(H2O)3(9),[In4(L1)5(HCOO)H2O]·(DMF)3(H2O)2(10)和[In(L2)H2O]·(DMF)2(11)。化合物7-9是由相同配体L1构筑而成的,通过引入不同几何构型的阴离子(NO3-, HCOO-和Cl-),化合物展现了三种不同的ung,crb和cbo拓扑结构。化合物7中含有左手和右手交替存在的螺旋链结构。在化合物8的结构中,存在两种四边形孔道,孔道的尺寸分别为4.9×4.9和11.5×11.5。化合物9展现了有趣的双螺旋链结构特点,每个双螺旋链都是由左右手螺旋链组成。我们进一步讨论了阴离子在不同结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化合物7-9显示了较好的荧光性质。化合物10的结构中同时存在三核铟和单核铟无机结构基元,它们与L1有机配体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又通过L1配体作为柱支撑构筑成三维结构。由于结构中存在着未配位的氮原子,化合物10展现了高效的选择性响应Fe3+的能力,在识别和传感金属离子功能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此外,我们还研究了化合物10的N2,CO2,H2,CH4,C2H6,C3H8等气体吸附性质,并通过IAST理论计算得出CO2/CH4,,C2H6/CH4,C3H8/CH4的分离比分别为4.9,15.4,168.3,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气体吸附与分离性能。化合物11为三核铟结构基元与L2有机配体连接形成的具有acs拓扑结构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结构中沿[001]方向形成了尺寸为8.2×8.2一维孔道。化合物11显示了较好的荧光性质。(3)以CuI为金属源,4-氨基-3,5-二-(4-苯甲酸基)-1,2,4-三氮唑(L3)作为有机配体,成功的合成了具有(3,4)-连接的fof拓扑结构的三维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Cu3I2(L3)H2O]·(DMF)2(H2O)(12)。在化合物12的结构中,沿c轴方向,双核铜和Cu4I4无机结构基元与L3有机配体交替连接形成了左右手螺旋链,螺旋链的螺距为23.3。在单晶到单晶(SCSC)结构转换的研究中,用乙醇溶剂交换化合物12晶体孔道中的客体分子,得到去除溶剂的化合物[Cu3I2(L3)H2O](13),将化合物13分别浸泡在碘的乙醇溶液和碘的环己烷溶液中一周,分别得到化合物[Cu3I2(L3)H2O]·(C2H6O)(0.5I2)(14)和[Cu3I2(L3)H2O]·(C6H12)(0.5I2)(15)。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3和14的骨架结构相同,客体分子不同,通过交换化合物12孔道中的溶剂分子,化合物13和14发生了单晶到单晶结构的转换现象。在化合物15的结构中,Cu4I4簇还发生了键的断裂和重组,形成了CunIn链。化合物13展现出了吸附碘和释放碘的能力。在本论文中,通过合理的选择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成功的构筑了15个新颖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表征以及相关性质研究。部分化合物展现出独特的气体吸附性质以及较好的磁学和荧光性质。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叶天士对肝风病因、病机、立法用药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叶氏在继承前人肝风病因、病机认识基础上提出的肝风病机为“身中阳气之动变”及创立的“阳化内风”理论,于当今
"电工实习"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基础实训课程。如今众多职业院校都已开设该门课程。笔者以"电工实习"课程为例,基于"活动"的视角,以行动研究法探索微课在该课程中的应用效果。通过研究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现总结我科2005年6月至2011年5月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在新形势下,国有专业外贸公司的垄断地位已经丧失,面对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等复杂的环境,江苏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如何进行转型升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初步分析了江苏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进步,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建筑施工技术提出了非常高的标准,越来越关注绿色节能。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
<正>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及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已被临床证实。纵观临床报道,选药有中药复方或单方煎剂,或中药注射液等剂型。我院自80年代以来采用川芎嗪注射
会议
采用动态蒙特卡洛分子模拟研究了环形高分子单链在不良溶剂中发生塌缩转变时可逆地出现具有核-壳结构特征的熔球中间态,发现该结构特征与相同链长的线形单链基本相同,表明其
三维模型数据以其直观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等特性,成为数字城市数据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三维模型数据获取的精准性和高效性等,在建设数字城市过程中,采取多种技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