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翠冠梨是浙江省最重要的蜜梨品种之一。因食用品质要优于其它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由于翠冠梨在高温多雨季节采收且极易腐烂变质,会迅速丧失商品价值,采用常规的冷藏方法也只能保鲜2~3周。减压技术能显著抑制果蔬采后成熟和衰老,进而延长货架寿命;但减压技术在“翠冠”梨保鲜上的应用研究还未见报道。由于传统的技术还有一些不足,为了克服传统技术的缺点,我们提出了在翠冠梨上应用减压技术的思路。研究了常温和低温贮藏中翠冠梨果实所发生的生理生化和品质变化。研究表明贮藏期可溶性总糖、VC、可滴定酸等营养物质快速消耗,说明采后翠冠梨的品质劣变与营养消耗关系密切,是果实正常衰老的表现。翠冠梨的品质劣变变化过程是:采后呼吸作用,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造成风味变淡;另一方面,代谢产生了大量的自由基,由于SOD、CAT、POD等保护酶来不及清除,自由基逐渐积累,造成膜结构破坏,又进一步促进了衰老加剧,从而出现异味和后苦味等不良风味;细胞结构的破坏,使翠冠梨脆度快速下降,且使酶和底物的接触机会增加,如PPO和酚类的接触促使果肉发生褐变;内源乙烯的产生促进了呼吸作用的加强。冷藏能推迟果实衰老,且温度在翠冠梨采后贮藏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研究了10±5kPa、50±5kPa、90±5kPa三个不同减压压力处理及常规冷藏对翠冠梨贮藏期间生理生化和主要品质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压处理能减少贮藏期果肉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VC的损失,可显著延缓贮藏期的品质劣变。减压处理可显著减少乙烯释放量,抑制呼吸代谢;并能够有效保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从而减少细胞膜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延缓细胞膜通透率的增大。采用10±5kPa压力处理保鲜效果最好,经2个月的贮藏后,仍能保持较好的清脆口感、甜度、香气等品质,未出现组织发绵、果肉褐变、后苦味等不良现象,保持了翠冠梨独特的商品价值。这些结果表明,减压技术在翠冠梨的采后保鲜上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