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启动子DNA防龋疫苗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u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龋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的全球性疾病。自从病因学研究证实龋病为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以来,人们就有关龋病的相关微生物及免疫学方面的课题做了深入的研究。大量的证据表明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ns,变链菌)与龋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目前公认的主要致龋菌,而与其致病相关的抗原成分已被用于免疫防龋的开发和研究。变链菌在牙面的粘附和聚集是其在口腔定植和致病的前提和基础。与此相关的毒力因子,如表面粘附分子Agl/Ⅱ(PAc)和葡糖基转移酶(GTF)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首先,变链菌在牙面的附着有赖于PAc的功能结构域—唾液结合区段(Saliva-binding region,SBR);而在牙面的聚集和菌斑的形成有赖于GTF合成的不溶性葡聚糖(变聚糖)。实验表明针对PAc和GTF功能域(即唾液结合区域SBR和葡聚糖结合区域GBR)的抗体能有效阻止变链菌在牙面的定植。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已经成功地克隆出了编码SBR和GBR的基因片段sbr和gbr,并构建了包含有sbr或/和gbr的多种DNA质粒,本实验为探求提高免疫效能的免疫方法,采用了含有CMV和nirB的双启动子表达质粒pCMVnir,并利用减毒沙门氏菌SL3261作为载体进行肠道粘膜免疫,以期获得满意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中我们首先通过DNA疫苗的体外表达我们验证了双启动子CMV和nirB在原核载体SL3261和真核细胞中调控抗原表达的功效。然后通过胃肠粘膜免疫我们在BALB/c小鼠身上探索了双启动子DNA疫苗pCN-SS/SG的免疫原性,和其诱导的免疫反应,并且通过动物实验评价了其作为防龋疫苗对变链菌的抗定植作用。方法:第一部分:沙门菌运载的粘膜疫苗pCN-SS/SG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反应1.使用前期构建的 pTriEx-4-SBR 和 pTriEx-4-GBR 质粒在 JM109(DE3)大肠杆菌表达体系中诱导表达SBR和GBR,并用HisTrap TM试剂盒加以纯化来免疫BALB/c小鼠以制备抗SBR和GBR的多克隆抗体。2.利用前期研究中构建的质粒pCN-SS/SG和pCN-SSIE分别转化减毒沙门氏菌SL3261,和转染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并培养其转化株。3.将转染后的CHO细胞培养48小时,SL3261转化株在无氧条件下过夜培养,利用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4.将pCN-SS/SG转化的SL3261于体外无抗生素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5天;并用SL3261/pCN-SS/SG 口服免疫小鼠,于免疫后的不同时间点检测小鼠肝脏、脾脏、小肠PP结中沙门菌的定植情况,以及质粒pCN-SS/SG体内、外的稳定性。5.分别用携带质粒pCN-SS/SG或pNir-SS/SG的减毒沙门氏菌于第1和第16周通过胃肠途径免疫BALB/c小鼠,并于初次和再次免疫后动态监测小鼠血清和唾液中抗原特异性抗体IgG、IgG1、IgG2a和IgA的产生情况,以及小鼠脾细胞的Th1/Th2因子分泌情况。第二部分:DNA疫苗pCN-SS/SG抗变链菌定植的小鼠实验1.用pCN-SS/SG转化的减毒沙门氏菌SL3261/pCN-SS/SG免疫BALB/c小鼠,同时用SL3261/pNir-SS/SG免疫组作为阳性对照,用SL3261/pCMVnir免疫组作为阴性对照。2.第二次免疫两周后,用S.mutans UA159分别口腔接种三组BALB/c小鼠,接种前后用棉签取样检测变链菌的情况。3.然后从接种后的不同时间点,即第一周至第八周检测小鼠口腔中变链菌的定植情况。结果:1.克隆抗原SBR和GBR在原核启动子nirB和真核启动子CMV的调控下,能在沙门氏菌载体SL3261和真核细胞中各自稳定地表达,在信号肽的协助下,并能可溶性地分泌至细胞外。2.质粒持续性测试表明,pCN-SS/SG能稳定地存在于生长的SL3261中,而SL3261/pCN-SS/SG能在宿主内生存4周以上。3.SL3261/pCN-SS/SG免疫BALB/c小鼠后,诱发了血清IgG和唾液分泌性IgA的产生,再次免疫后抗体反应获得显著增强,并维持在较高水平且明显强于SL3261/pNir-SS/SG诱导的抗体反应。4.IgG亚类及细胞因子分析表明,SL3261/pCN-SS/SG免疫后的小鼠血清中不仅诱导出抗原特异性IgG2a而且有IgGl;同时脾细胞经SBR和GBR刺激后产生了Th1(IFN-γ)和 Th2(IL-4、IL-10)细胞因子,且 SL3261/pCN-SS/SG 免疫组水平明显高于SL3261/pCMVnir对照组。5.在接种后的第一至八周,pCN-SS/SG和pNir-SS/SG免疫组中的变链菌水平显著低于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组,而在第三至八周,pCN-SS/SG免疫组中的变链菌又显著低于pNir-SS/SG免疫组,且持续维持在低于空白对照组99%的水平。结论:1.双启动子CMV-nirB在载体菌SL3261和真核细胞中能很好地控制克隆抗原的表达;且表达质粒pCN-SS/SG与载体菌SL3261有很好的相容性,在宿主体内可存在较长时间。同时免疫结果表明,以减毒沙门氏菌SL3261作载体,双启动子(CMV-nirB)防龋疫苗的粘膜免疫效果,无论是在免疫强度还是持续时间上,都要优于单启动子nirB。2.以减毒沙门氏菌SL3261作载体进行粘膜免疫,双启动子DNA疫苗pCN-SS/SG表现出更强的抗变链菌定植的作用,而优于单启动子。综上所述,本实验以构建的pCN-SS/SG质粒作为抗龋DNA疫苗,以减毒沙门氏菌SL3261作载体进行粘膜免疫,成功诱导出针对变链菌PAc和GTF抗原的粘膜免疫反应。与nirB启动子单独使用相比,CMV-nirB双启动子能高效地诱导唾液IgA,从而更有效地阻止变链菌在牙面的定植。CMV-nirB这一双启动子系统作为新的策略应用于粘膜免疫,充分利用了共同粘膜免疫系统,为龋病及其它相关粘膜疾病的防止展示了有价值的前景。
其他文献
牧区社区建设,是释放牧区社区发展潜力的有效途径,能够更好地解决牧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问题,协调推进畜牧业的生存与发展,提高牧民生活水平,保护和传承牧区传统文化。研究牧区社区建设,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保障国家的生态、国防安全,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确保边疆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的客观需要。目前,国内外在牧区社区建设途径选择上不尽相同,受限于现有国家政策和基层管理者认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我国特有的优良蜜蜂品种,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中华蜜蜂受环境胁迫影响较大,这制约了中华蜜蜂种群的生存与发展,研究中华蜜蜂的抗逆性能与防御机制对于中华蜜蜂种群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泛素结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UBE2)在氧化应激响应、DNA损伤修复
目的提高脂质体介导的细胞转染效率。方法在传统的脂质体生化转染过程中,介入了简单的物理转染技术,并应用有限稀释克隆技术和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技术,对转染细胞进行了早
采用样方法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20个物种的30块样地进行调查研究,并计算了物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是干热
“慕课”作为一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由于其教学资源的“精品化”“精细化”,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开放性”,吸引了众多学习者的广泛参与。“灯具开发设计”“慕课”创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城市与超大城市的不断涌现,中小城市的不断扩容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智慧城市建设是破解当今城市建设问题的时代钥匙,然而建设过程中,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出现了片面化和碎片化的现象,导致出现了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过热,而忽视了管控风险、科技创新、社会风险、人本因素等重要影响因素。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平衡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关系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应用紫杉醇化疗后不良反应的防治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46例卵巢癌患者,应用紫杉醇化疗,对其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发生过敏反应1例,骨髓抑制反应46例,消
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日趋严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研究也逐渐受到了高度重视。土壤作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包含着土壤有机质、金属氧化物和粘土矿物
本文简要介绍了加拿大农业与农场的发展历程,对加拿大涉农金融支持体系进行了分析,分别以具有联邦政府和省政府背景的加拿大农场信贷(公司)和曼尼托巴农业服务公司为例,介绍
目的观察分析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老年未经化疗转移去势抵抗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7年01月至2019年1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36例未化疗老年转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