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自发现以来已经成为表面科学乃至纳米科学中具备高表面灵敏度的研究工具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进展,SERS被赋予了新的发展动力。纳米材料的可控和有序性使新型特殊SERS基底的制备成为可能,推动了SERS机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SERS技术的成熟也为纳米材料的研究带来了便捷工具,特别是SERS的极高表面灵敏度有望用于研究纳米材料的特殊光学和电学性质,成为纳米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之一,因此纳米科技与SERS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本论文基于以上SERS和纳米材料的相互关系,从氧化铝模板制备出发,结合交流电沉积技术制备了单金属纳米线,并将之用于SERS基底。通过化学还原方法在单金属纳米线表面包裹不同厚度的金壳层,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核壳结构的复合纳米线,结合合适的探针分子,尝试将SERS用于表征复合金属纳米线的表面结构,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可总结如下:1.采用两步氧化法在不同的介质中制备了多孔氧化铝模板。模板侧面是相互平行无交叉的孔道结构,其孔径大小随氧化介质及扩孔时间的长短改变。2.结合交流电沉积技术往多孔氧化铝模板中沉积了Au、Ag、Co、Ni等金属,通过模板溶解获得了金属纳米线,并探索了最佳的交流沉积条件。3.采用化学还原法,通过控制氯金酸的加入量在已制备好的银纳米线表面包裹不同厚度的Au壳层而获得Ag核Au壳复合纳米线。纳米线表面由不完全包裹到完全包裹的过程中出现孔洞结构,该复合纳米线可作为SERS研究的新型基底。4.利用循环伏安法对具有孔洞结构的复合纳米线进行多次循环扫描,发现线体表面组分在多次扫描过程中发生了重组最后可将孔洞结构消失,且表面针孔效应可通过SERS技术表征。综上所述,不同壳层厚度的复合金属纳米线展现了不同的SERS效应,可作为实际研究的基底材料,借助探针分子SERS可用于表征核壳结构纳米线表面的孔洞效应。由此可见可控纳米材料的制备为SERS提供了新型高增强效应的研究基底,同时高表面灵敏度的SERS为表征纳米材料表面结构及组成提供了便捷快速的工具,两者之间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