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大学生这个规模庞大、身份特殊的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所导致的大学生伤人、自杀事件屡见不鲜。出现心理问题,如果不积极地寻求专业性帮助或治疗,不仅会影响到自身的心理乃至生理健康,也势必会对周围人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消极影响。来访者因素是专业心理服务的最重要因素,来访者对心理服务的态度直接影响其是否会做出求助行为。因此,大学生对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迫切需要了解掌握的问题。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两个态度问卷对200名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进行外显测量,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对其求助态度进行内隐测量,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进行更加合理的描述以及解释。研究发现,(1)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外显测量结果表现出积极态度,内隐测量结果也表现出积极态度。说明大学生已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专业性心理帮助的科学性,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大学生愿意寻求专业性的心理帮助。(2)在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外显测量上,男生态度显著低于女生态度:问卷1(t=-3.11,p=.00);问卷2(t=-3.26,p=.00)。而在内隐测量上,男生态度与女生态度之间无显著差异:总SC-IAT(t=1.78,p=.08);情感SC-IAT(t=1.46,p=.15);认知SC-IAT(t=1.08,p=.28);行为SC-IAT(t=1.96,p=.05)。说明在对心理求助的态度方面,与女生相比,男生更加可能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高校心理工作者应对男生心理状态给予更多注意。(3)大学生对于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外显测量结果与内隐测量结果之间是不同的、相互独立的两个结构。只有同时进行外显测量与内隐测量,才能更好地对态度进行描述和解释。(4)SC-IAT可以有效测量出被试的内隐态度,作为内隐态度测量的一种有效方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