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课程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扩招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人们把目光转向了教育质量问题。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质与量是个矛盾的存在,探索一条规模和质量相协调发展的道路将是高等教育目前要面对的主要难题。教育评估对于加强高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课程评估作为教育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各高校的广泛重视,但目前多数高校的课程评估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的人工发放问卷、评分、人工统计数据的阶段,除此之外,笔者通过亲自参与课程评估工作,发现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评估结果主观成份大、评估指标体系不能体现差异性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给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课程评估在面临诸多问题时,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在网络化时代,开发高校内部课程评估系统,不仅可以使评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能高效处理评估数据,智能化记录评估过程,保证课程评估的公开公正,提高评估效率,并向无纸化办公迈进。本论文在调研课程评估工作现状的基础上,亲自参与制订西南科技大学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明确了评估指标体系制订的过程与方法。在总结发现课程评估目前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需求分析,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在对系统进行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的基础上,搭建了高校内部课程评估系统框架,并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开发环境下,采用ASP.NET工具,结合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开发了一款适用于高校内部的高适应性课程评估系统,此系统涉及了课程评估工作的全过程,包括评估指标体系设定、教师申报课程、评估分组、评估任务分配等。最后通过系统测试,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使课程评估过程更加科学规范。
其他文献
"中高职衔接"项目是符合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改革需要,搭建终身学习的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立交桥"结构的教育改革探索。以试点项目的学前教育专业为例,从
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表皮需兼顾互相矛盾的功能性要求:夏季遮阳隔热和冬季保温并利用太阳辐射热。然而建筑表皮设计与遮阳手法往往是分开考虑的,建筑设计时通常注重表皮的视觉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层面,而农村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则是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本要求。我国作为农
采用固相缩聚工艺制备了一系列SA型透明聚酰胺(SATPA),对SATPA的聚集态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ATPA为非结晶性高聚物;固相缩聚能够有效地提高SATPA的耐热性,通过
油松作为北方植树造林的首选优良树种之一,同时也记录着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调查研究表明,无论是天然油松林还是人工林的健康状况都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确定
结合山西平遥至榆社高速公路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对拟穿越超山自然保护区路段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论述了公路建设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对电力行业主要应用的ERP与EAM两大系统平台进行对比,证明了ERP与EAM是不可互替但可作为互补的两大应用平台,为发挥ERP与EAM平台的协同效应,以SAP和MAXIMO作为两大平台的典型
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是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主要课程,其中新词语教学对汉语学习者的口语表达及交际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在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新词语教学情况调查和学习情况调
赤脚医生,这一名词对现在许多年轻人来说已经很陌生了。但若问及经历过“文革”的那一代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的。从1965年开始,不到几年时间,赤脚医生已经风靡全国,逐渐形成
介绍当今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信息化现状,提出以建立全国EDI中心信息系统为核心的集装箱多式联运综合信息系统,并从功能、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