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外部环境和顾客需求的迅速变化,传统的职能导向型组织在新环境下显露出了种种弊端,已无法满足组织提高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发展要求,流程导向型组织的出现适时地解决了这一困境。 本研究在阐述了流程型组织取代职能型组织的必然性后,借助于多层次绩效系统模型对组织理论的各发展阶段进行评述,阐述了各种组织理论所着眼的绩效系统中的层次及因素,指出BPR和BPI理论的提出使组织设计实现了由职能视角向流程视角的转变,继而对流程以及业务流程的分类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流程导向型组织”中“流程”所指的对象,为流程导向型组织的模型架构和变革指明了所涉及的流程对象。 然后根据任务的规范化程度和可分析性程度、流程型组织基本架构单元存续的时间长短这两个维度,本研究将流程型组织的基本架构单元分为长期流程团队、临时流程团队、长期流程专员和临时流程专员四种类型,继而根据资源组合的动态程度将长期流程团队进一步划分为长期动态流程团队和长期静态流程团队两种分类型,并基于组织所从事不同性质任务的各种可能组合,指出组织以职能为导向向以流程为导向的转化是一个连续的非离散的过程,从而决定了组织有可能呈现出流程导向与职能导向的混合特征,然后以基于长期流程团队的流程导向性程度较高的流程型组织作为纯粹意义上的流程导向型组织,在明确该类流程型组织适用条件的基础上,分别架构起基于长期静态流程团队和基于长期动态流程团队的组织结构模型,对基于流程团队的这两种组织进行了比较,并进一步比较了采取流程团队机制的这两种组织类型与基于流程专员机制的组织类型以及传统的各种职能导向型组织各自的流程导向性程度,指出组织中流程导向性程度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性的非离散的过程。 继而文章对职能型组织和流程型组织的绩效管理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流程型组织各类绩效测评指标的划分,并根据绩效测评指标的类别与平衡记分卡中各类测评因素的相似性,研究了平衡记分卡模式在流程团队绩效测评中的应用。 最后文章在划分组织变革各阶段的基础上,明确了本文所研究的变革阶段的范围,并进一步研究了基于流程的组织变革的规则、变革策略的选择以及变革的实施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