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创新效率差异性研究——基于16城市面板数据分析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l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三角地区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稳步构建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这一时期区域经济整体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作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研究长三角区域创新效率及其内部差异情况,探究提升地区创新效率路径,对提高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加快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学者创新效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首先以长三角16城市创新效率为起点,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研究了长三角地区创新效率在2004—2013年变化情况和内部差异,并划分江苏、浙江、上海进一步差异分析,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创新效率整体小幅提升,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的提高;(2)16城市创新效率差距不大,并呈明显地域特征;(3)上海和江苏8市创新效率增长较快,浙江7市相对缓慢。在此基础上,为更加动态反映16城市创新效率差异的变化趋势,本文采用σ收敛性检验和β收敛性检验研究了长三角及江苏8市和浙江7市内部创新效率收敛性,结果表明:(1)长三角、江苏8市、浙江7市创新效率均呈收敛特征;(2)三地区技术效率与创新效率有着基本相同的变化轨迹和趋势特征,而技术进步呈发散状态。紧接着本文研究了长三角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区域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劳动者素质、对外开放度和政府支持均对长三角地区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2)劳动者素质和对外开放度对江苏8市创新效率影响显著,而产业结构和政府支持对浙江7市创新效率影响显著。最后,本文基于此给出政策建议:(1)改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发挥人才创新潜能;(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3)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4)增强政府支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5)扩大对外贸易,加强区域间技术交流。
其他文献
自1958年MM定理问世以来,资本结构问题就受到金融学家的持续关注。企业资本结构是如何决定和调整的,它一直困扰着理论界,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仍是个难解之谜。迄今为止,资本结构理
由于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的过程都不可避免产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以发展新能源为代表的绿色能源转型发展之路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风电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公认技
随着互联网对社会经济引领作用的不断增强,互联网平台作为一个高端的业态激发器,使现代服务业业态像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然而,互联网平台如何激发业态创新?互联网平台如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