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十分关心和向往的,这是因为健康不仅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前提,而且也是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根本条件。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心理健康的意义远远超过身体健康。这是因为如果人的心理一旦失常,其社会适应能力就会遭到破坏,甚至无法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给个人、家庭带来不幸和痛苦,而且严重的还会危及社会。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和伟大的社会实践,目的在于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它是人们对自我身心的一种培养与陶冶。所以理解体育锻炼与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关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心理测试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7所高校的558名在校博士生的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高校多数博士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较积极;博士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多元化的;江苏省高校博士生的体育人口比例远低于我国普通大学生和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不同时间、不同方式、不同运动量进行体育锻炼的博士生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影响江苏省高校博士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学习压力大、缺乏场地器材、自我锻炼能力差和缺乏技术指导等;江苏省高校博士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不同学科的江苏省高校博士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之间无明显差异,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年级博士生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江苏省高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博士生、与同伴一起锻炼的博士生、以中等到较大运动量锻炼的博士生以及锻炼中有愉快感的博士生有着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全面了解博士生的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高校博士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