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越来越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少儿篮球的培训中,除了各类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自己开设的篮球训练班外,很多学校的球场、对外营业的球馆、社区内的场地,篮球教学班随处可见。大批孩子参训除了强身健体、学有一技之长外,更多的动机是指向中考体育加试、篮球技能等级考试。调查显示这些篮球教练员大多缺乏专业而系统地培训。为提高基层业余篮球教练员的执教能力,自2015年起上海市篮球协会面向社会招纳学员,对其进行初级篮球教练员的培训。有别于专业梯队的篮球教练员,初级篮球教练员的授课对象是零基础和启蒙阶段的孩子,培训学员需要通过各种培训授课与多项考核之后,成绩合格者才能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本文以上海市初级篮球教练员培训的现状为研究对象,以参加过篮球初级教练员培训班的学员为调查对象,对于上海市篮球教练员培训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发展的对策研究,包括培训班的授课形式、授课内容、考核形式、讲师队伍、培训效果和整体评价,分析什么是影响教练员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帮助培训班更好的开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为:1.参训的学员以男性为主,大多具有体育专业背景,年龄分布较小,主要集中在17-26岁之间,学历多为本科,执教经历都不太丰富,大部分教练员的执教年限为1-3年,参训前自身的执教能力一般。2.学员对与培训的整体满意度较高,特别是在培训团队结构、培训方式方法、培训团队授课水平、培训目标设定以及培训收获与成果上。本次培训内容设置分理论授课和临场实践,教练员在授课内容比重上略有不满,另外,对与承训单位的后勤保障和报名方式方面有不满意的情况。3.参训学员一致认为经过培训之后,自身有着不同程度的提升;在知识体系中对于青少年篮球教练员的工作要求、青少年篮球训练的方法手段;在技能获得中对于篮球技术教学能力、篮球无球技术与辅助练习能力都有所收获。但对于战术配合能力上的提升表示一般;同时半数以上的学员表示会继续参加中、高级教练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执教水平和事业。4.学员最希望的培训形式是参与式培训和观摩学习;最希望的考核方式是培训总结报告;最不喜欢的考核方式是理论考核;最期待的授课讲师是专业队教练;最希望在寒暑假进行培训;培训时长最好是4-6天;最希望报名时间上更加灵活。5.学员认为应该开设的基础课程是运动与营养和运动生理学,应该开设的专项课程是篮球运动员选材、教练员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和篮球教学软件。6.上海市初级篮球教练员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培训机构的资质、培训班的课程体系、学员的参训态度和教师的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