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砷(As)是一种对人体及其它生物体有毒害作用的致癌物质。由于自然释放和人为的大量开采、生产和使用,砷污染的现象愈来愈严重,含砷废水的治理刻不容缓。水体中的砷,通常以无机态存在,有三价砷 As(Ⅲ)和五价砷 As(Ⅴ)两种化学价态。As(Ⅲ)的毒性是 As(Ⅴ)的六十多倍。絮凝、沉淀、吸附等常用方法能有效脱除As(Ⅴ),但对As(Ⅲ)的处理却收效甚微。因此,将As(Ⅲ)氧化为As(Ⅴ)既能提高脱除砷的效果,又有利于降低含砷废水的毒性。基于用添加化学氧化剂方法在成本及二次污染方面的问题,以及砷的生物毒理学特性(有机砷的毒性小于无机砷)的考虑,本论文选用生物氧化法和 TiO2光催化法对 As(Ⅲ)氧化进行了探讨。准确测定总砷和三价砷浓度的检测方法的建立,是深入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础。作者利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器与原子吸收光谱仪联用技术,建立了在不同酸度条件下分别检测总砷和三价砷浓度的方法。该方法对 As(Ⅲ)浓度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5.2%,加标回收率在 89.4~105.6%之间;对总砷浓度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2.0%,回收率在 96~100%之间。本论文从活性污泥中筛选了四株具有 As(Ⅲ)氧化能力的菌株,并对生物氧化脱除 As(Ⅲ)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筛得的菌株对五价砷的耐受性高于三价砷,菌株对 As(Ⅲ)的耐受浓度达到 500mg/L,对五价砷的耐受浓度达到 1500mg/L。利用筛得的菌氧化 As(Ⅲ),菌株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在 20-30℃均有较好的脱除效果。菌株在 pH 值为 6.0 的情况下,其氧化酶的活性较高,氧化率为 30.2%。本文还探讨了 TiO2光催化氧化三价砷的技术,考察了以汞灯为光源时,TiO2投加量、As(Ⅲ)初始浓度、光照强度、体系初始 pH 值以及氧化剂加入量等因素对 TiO2光催化氧化三价砷效果的影响。得到在 500W 汞灯照射下,对 As(Ⅲ)初始浓度为 10 mg /L,TiO2投加量为 1g/L,H2O2浓度 0.03% , pH 为 8 的反应体系进行光催化反应 6 小时后,检测得 As(Ⅲ)氧化率为 66.1%。在实验基础上本论文对 TiO2 光催化氧化 As(Ⅲ)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在以汞灯为光源的研究基础上,本文还考察了自然光照下 TiO2参与的 As(Ⅲ)光催化氧化效果。反应 8 小时 I<WP=5>后测得 As(Ⅲ)氧化率为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