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散单元法墙体平面外受力性能分析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im6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震或者风荷载作用下,墙体的面外刚度不足往往引起墙体面外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墙体的面外受力性能研究显得格外重要。由于墙体是由块体和砂浆两相材料组砌而成,材料性能差异较大,墙体的非均质性导致其受力性能极其复杂,在进行非线性分析时往往会出现破坏准则定义困难、收敛速度慢、甚至不收敛等问题,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将块体与砂浆进行均质化(RVE),而这也只是一种粗略的近似,适用于宏观模型的力学分析,对于单片墙体需要更精细化的方式处理,此时应考虑块体与砂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材料差异引起的影响。岩体中的结构面为岩体的“薄弱层”,这与砌体结构的砂浆层相似,砌体结构的砂浆层、砂浆与块体之间的接触面是砌体最容易产生破坏的位置。本文借鉴分析岩石力学的方法分析砌体结构,对砂浆和块体采取分离式建模,砂浆与块体之间的接触面采用岩石中的“节理面”模拟,基于离散单元法,针对墙体平面外受力性能,开展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基于离散单元法模拟分析阿德莱德大学Griffith教授关于无筋墙体力学性能试验中的Wall1和Wall3墙体,通过对比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了建模方法、材料参数定义、破坏准则定义的合理性,为后面定性地分析各参数对砌体墙平面外受力性能影响分析提供依据。2)研究墙体的几何参数、边界条件对砌体墙平面外受力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不同高厚比、竖向压力以及高宽比数值模型,分析了各种参数对墙体面外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不同高宽比、高厚比以及不同竖向压力墙体的极限荷载和破坏模式。3)对配筋墙体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比分析了无筋墙体与配筋墙体承载力、延性、破坏模式的不同以及钢筋对配筋墙体的作用机理;模拟了不同配筋率、不同配筋方式对墙体承载力、开裂荷载及破坏过程的影响,提出了墙体的合理配筋率以及最优配筋方式。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矿山开采规模的扩大和采深的增加,在一些老矿区陆续出现了大量的采空区。采空区的存在,打破了原岩体力学平衡,导致岩体中的应力重新分布,在采空区的周边产生应力集
本论文主要研究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的日照温度场和沥青摊铺温度场。所依托的工程为润扬大桥南接线丹徒互通主线桥。研究采用的是现场观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预
水土作用对桂林重塑红粘土的工程性质和微观结构具有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水土作用对桂林重塑红粘土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解释桂林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基于可靠性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对工程中不确定因素的探讨,表明对结构进行基于可靠性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针对设计变量是确定量,部分设计参数
通过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方法,研究冻土路基列车行驶振动反应。基于低温动三轴试验,分析冻土动力性能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这是研究冻土路基列车行驶振动反应必要基础。引入土-
本文介绍了复合土钉支护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复合土钉支护的优越性;阐明了了边坡破坏模式对土坡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及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针对目前工程中使用的多种复合土钉支护
由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突出优点,它在许多国家都受到重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还是会遇到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对以
回字形超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我国公共建筑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国内外对于这种结构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研究都不多,使得人们对这种结构的认识和设计比较混乱。鉴于
学位
本文通过借助于南京水利研究院400gt大型土工离心机,模拟了单、群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状。在离心试验中,考虑了无泥皮和有泥皮两种情况,同时通过在桩身埋设应变计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