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写意雕塑——人文情怀的回归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iyt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造型艺术而言,任何一种风格、一个流派的形成,都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渊源和丰富的文化背景,都无不反映着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审美状况及审美趋向。纵观中国当代美术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画依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块沃土,相比之下,比国画的历史更加久远,并为世界文明增添了无比荣光,独具创造力、艺术魅力与特质的中国传统雕塑却几乎消亡在上个世纪之初。当我们重新拿起雕刻刀时,却是遵循着西方的塑型观念、造型法则与规律。这就难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中国雕塑,虽说长着中国的模样儿,却流趟着洋人的血。对应中国古代雕塑家们的巨大成就,这不能不令国人汗颜。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国门洞开,西方的名种思潮、流派和主张若潮水般涌来,致使中国的雕塑艺术面貌更加呈现出一派五彩缤纷的景象,不同的流派、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主张可谓是百味杂陈。当我们沉静下来,拨开云雾时,如梦方醒:我们再次被西方文化殖民了!于是,便有一些不甘泯灭中国文化精神,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立场的有识之士,他们努力地疏通着连接传统的精脉,坚持着中国文化的传承,致力于中国“写意雕塑”形式乃至语言的探索,赫然地打出了中国“写意雕塑”这块金字招牌。值得欣慰的是,取得十分可喜的成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大有主导中国雕塑发展方向的趋势。在此必须明确的是,“写意雕塑”的提出,并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哗众取宠。它不仅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传统支撑,更有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气质和极其广博的环境依据。本文通过图文结合举例说明的方法,首写整体介绍了中国古代雕塑具有写意的特点,并着重拿出最具写意性的汉代霍去病墓雕刻具体剖析来说明我过古代写意雕塑的博大。又全面的通过中国古代哲学,书法、绘画来阐述写意精神在我国根深蒂固。是我国传统美学的精华,得出当代写意雕塑强大的生命力和前途。受中国传统美学影响的中国古代雕塑,与生俱来便有着极其浓郁的写意特征。注重体现作品的传神,讲求写心立意。在汉代霍去病墓石刻中,匠人们用心雕刻,把天然成型的石块略加以琢磨,使石块天然的形状与人工雕刻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体现出了技艺高超的写意雕塑手法,并进行巧妙设计,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写意精神源于中国的哲学思想精神,贯穿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需要我们去继承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始终怀着不断超越,不断回归和不断兼收并蓄的态度。学习雕塑艺术就要立足于历史,立足于当下,立足于写意。中国写意雕塑在不断创新的同时,还要时时回头寻找那些历史中的源头,重新回归人文主义情怀,这样写意雕塑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写意雕塑带有情感,最能打动人心,且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说是我国传统雕塑艺术文化的精髓。当今写意雕塑吸收了各种艺术形式的精华,这是振兴我国雕塑艺术事业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当代的写意雕塑既具备各族的艺术精神又不失人文情怀,研究当代写意雕塑对我国雕塑艺术的发展来说意味深长。时至今日,中国写意雕塑经历了各个时期的变化与发展,仔细研究这些发展过程就能让我们从中学会运用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多样的艺术形式,来诠释雕塑的本体语言。这对于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雕塑呼吁现代人文情怀的回归,看重作品品格的铸造,遵循道法自然的终极境界。
其他文献
被誉为天才型艺术家的席勒,在其短暂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非凡的艺术作品,并以其大量的人体画作而出名。席勒的人体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风格,主要触及“情欲"和“死亡”这
中国画是一种具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所独有的,它的独特性体现在,画面融章、款、诗、书为一体的,尤其是“章款”在一幅作品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章,即印章;款,
在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期,战乱频繁、政权更迭,百姓苦不堪言。同时,南北朝亦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关键时期,文化艺术出现了兴盛繁荣的局面。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
伴随21世纪以来中国动画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动画教学、科研、就业等问题逐步凸显,已经引起中国动画教育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动画教育已成为业内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视野的局限
以传统的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为基础 ,对炼铜转炉中最新的 30 0炉历史数据进行动态仿真 ,计算出吹炼过程中每隔 1min的熔体主要元素组成和熔体温度 ,然后对之进行四次曲线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