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日渐加剧,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相对较弱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一直被忽略,缺乏系统分析及减排建议。因此,研究污水处理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减排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研究了国内外温室气体核算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行业现状。提出确定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源的界定方法,将其分为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两种类型。在IPCC相关领域计算模型及参数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模型,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参数进行了校正。在统计数据基础上,经过计算,从宏观定量角度分析不同区域、工艺、规模、处理程度下污水处理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变化。在保证减排任务的前提下,为使污水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小得到如下结论:CO2间接排放量即能源的消耗是影响污水处理厂总CO2排放当量的主要因素;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的间接排放和能耗情况并不完全由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现状所决定;A/O法因其处理废水的温室气体成本较高,不予推荐,工艺设计时可优先考虑AB法、人工湿地法或A2/O法;发展中型污水处理厂,能够一定程度上兼顾污染物减排和温室气体减排;污水处理厂处理级别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典型的级别递增效应等;如能加大污泥处理力度,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能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且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并推荐采用污泥厌氧消化法。最后,在整体基础上提出COD减排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效应,并对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行业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