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事件前瞻记忆加工过程中的波动特性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iqiang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前瞻记忆研究特点出发,评述了前瞻记忆中前瞻记忆任务次数少、依赖整体性分析、可以利用进行中任务来反映前瞻记忆加工过程等特点,提出了可以着眼于进行中任务,并利用过程分析、局部分析等手段来考察在前瞻记忆任务过程中,进行中任务的波动特性,以期获得对前瞻记忆加工机制的新认识。为了描述进行中任务反应时的波动性,借鉴于群体层面的变异系数概念与计算公式,创新性地提出了反映被试个人内部反应时波动的指标:个体变异分数。通过对现有的三个实验进行重新的数据统计分析处理,获得了个体变异分数在不同实验中的情况,籍此探讨不同实验间的被试个人反应的波动特点。同时,分析了个体变异分数变化的影响因素,并以实例说明个体变异分数可以作为数据排查、筛选的额外指标。针对个体变异分数与前瞻记忆正确率呈现的负相关关系,借助于原有实验设计中的分心任务因素,深入分析原因,发现可能是两者通过进行中任务与前瞻记忆加工在注意资源上的竞争而产生的相互关系。为了获得对进行中任务波动与前瞻记忆加工过程的相互关系的进一步认识,设计了3任务类型(控制类型,前瞻记忆期望类型,前瞻记忆类型)×2波动水平(高峰,低谷)的实验。通过实时监测进行中任务波动,并依据波动情况控制前瞻记忆目标出现,考察进行中任务的高峰、低谷变化对前瞻记忆加工的影响;比较不同任务类型的进行中任务反应时波动情况,考察前瞻记忆任务对进行中任务波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前瞻记忆任务的执行,增大了进行中任务的反应时波动;仅仅是对前瞻记忆任务的期待(靶线索没有出现),对进行中任务反应时的波动没有影响;进行中任务反应时的高低波动,对前瞻记忆任务没有影响。从局部分析,前瞻记忆属于自动加工,但从整体分析,则属于策略加工。
其他文献
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早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而一个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