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对细菌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bc16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维生素D(Vitamin D, VD)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维生素D的临床应用及UC的营养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将40只3w龄雌性C57BL/6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VD缺乏组、低剂量VD补充组、高剂量VD补充组,共5组。给予正常组和模型组富含VD的正常饲料在正常光照下喂养,其余三组在不含紫外线的黄光灯照射下给予VD缺乏的饲料喂养。7w后,尾静脉采血,检测小鼠血清中25-OH-D3和钙离子的含量。VD缺乏模型建立后,小鼠禁食4h,除正常组外,每只小鼠给予7.5mg/ml的链霉素溶液0.1ml灌胃,正常组给予等量无菌水溶液。链霉素处理20h后,小鼠再次禁食4h,正常组给予0.1ml无菌Luria-Bertani(LB)溶液灌胃,其余四组每只小鼠给予等量含1×106CFU Salmonellatyphimurium的LB溶液灌胃,继续禁食2h后,自由饮水摄食。实验期间密切监测小鼠体重、精神状态、粪便性状等。3d后,低剂量VD补充组和高剂量VD补充组分别给予1μg/kg、10μg/kg的1,25(OH)2D30.1ml灌胃,其余三组给予等量溶剂:含0.12%乙醇的磷酸盐缓冲液,连续3d后禁食24h处死。采集小鼠血清、结肠并无菌地取出肝脏和脾脏。评价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肝脾重量、结肠的长度与重量、组织学损伤,HE染色后观察结肠组织的炎症程度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中25-OH-D3,1,25(OH)2D3,白介素(Interluekin, IL)-17和IL-23的含量;微板法检测血清钙离子浓度;微生物平板计数法测定肝脾中沙门氏菌负荷;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 VDR)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NF-κB)p65,IL-17和VDR mRNA表达水平。结果:1.维生素D缺乏小鼠模型成功建立,在黄光灯照射下喂养VD缺乏饲料的小鼠在第7w时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喂养的小鼠(P<0.001)。2. Salmonella typhimurium处理的小鼠精神萎靡不振,体重下降明显(P<0.05),部分出现粘液便和血便;肉眼大体损伤评分增加(P<0.05),可见充血和溃疡等损伤;H&E染色显示粘膜受损、上皮细胞丢失、粘膜下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等,病理组织学评分显著增加(P<0.05);结肠长度变短,结肠湿重指数增加(P<0.05)。3. VD缺乏组H&E染色显示结肠粘膜结构严重破坏,病理组织学评分均高于模型组(P<0.05);与VD缺乏组相比,低剂量VD补充可显著降低体重损失(P<0.05)、结肠长度损失(P<0.01)和病理组织学评分(P<0.05);而高剂量VD补充组病理组织学评分与VD缺乏组无差异(P>0.05)。4.模型组和VD缺乏组小鼠肝脾体积增大,呈暗红色,质量高于正常组(P<0.01),肝脏和脾脏内Salmonella typhimurium细菌负荷增加(P<0.05);低剂量VD补充组肝脾重低于模型组和VD缺乏组,细菌负荷减少(P<0.05);高剂量VD补充组无改善(P>0.05)。5. VD缺乏组小鼠血清25-OH-D3和1,25(OH)2D3水平低于正常组和模型组(P<0.05),低剂量VD补充组高于VD缺乏组(P<0.01),与正常组无差异,高剂量VD补充组高于正常组(P<0.01)。6.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VD缺乏组血清IL-17和IL-23蛋白含量均增加(P<0.01),且VD缺乏组水平较模型组高(P<0.01);低剂量和高剂量VD补充组IL-17和IL-23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高剂量组最低。7.模型组和VD缺乏组小鼠结肠组织IL-17A,NF-κB p65和VDR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低剂量和高剂量VD补充组可显著降低其表达水平(P<0.01),且高剂量VD补充组IL-17A,NF-κB p65和VDR mRNA表达均低于低剂量VD补充组的表达(P<0.01)。8.模型组VDR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P<0.01),VD缺乏组结肠组织VDR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低剂量和高剂量VD补充组VDR蛋白表达高于VD缺乏组(P<0.01),且高剂量组较高。结论:1.成功建立Salmonella typhimurium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2.维生素D缺乏的小鼠炎症因子的表达增加,肠道Salmonella typhimurium细菌负荷增加,加剧肠道炎症。3.低剂量补充维生素D后能明显改善小鼠结肠炎症状,降低结肠炎症,减少肠道和肝脾中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含量;而高剂量补充维生素D结肠炎症并未得到改善,可能与过度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有关。4.补充活性维生素D后,VDR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5.维生素D对细菌诱导的结肠炎的调节可能与VDR介导的对NF-κB的抑制作用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描述四川省农村老年妇女生殖健康的现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老年妇女生殖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并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妇女生殖道感染和各个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为针对四川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要求学生全方面得到发展。高中体育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高中学生参与体育教学和学习体育的兴趣成为高中体育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从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提升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方法,以促进高中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關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学习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0. 引言  高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十步教学法的应用确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论文中,笔者首先介绍了十步教学法的内涵及主要的步骤,然后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了网球教学中十步教学法的应用步骤,并通过实验论证了十步教学法对网球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十步教学法;网球教学;内涵;意义;  G845  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的全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我国教育事业取得较大的进步,其中小学语文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经验,简要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性实践,供各位教育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实践思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0引言  随着素质小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人们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
摘要:我国教育改革中着重强调的一点就是,我们要把教育跟社会之间的公平公正做到位,而我们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恰恰是促进教育和社会的公正公平的基石。然而,我国幼儿教育现阶段却呈现出不均衡发展状况,农村、城镇等的幼儿教育发展都是非均衡的。那到底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呢?可能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也可能是幼儿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够系统,还可能是因为幼儿教育教育观念的落后等等一系列的原因。本文主要从幼儿教育发
摘要:在现阶段,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与进步的灵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实用人才,因此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和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音乐教学创新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广大音乐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引进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游戏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潜移默化中培养
【摘要】本文从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审美教育对于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然后结合笔者日常的教学体验,对审美教育进行积极的探索,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实施路径,希望与初中音乐教师共勉。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 审美教育 路径  中国分类号:G623.71  在初中音乐课程中实施审美教育,既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对音乐课程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对素质教育重视“美育
摘要:縱观人类的发展历史,如果没有创造发明,就没有现代文明。因此创新是现代一切社会进步的基石。今作此文之目的就是希望我辈同仁,在一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开发孩子们的天智,着力培养其创新能力,为社会发展尽吾辈薄力。  G623.2  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无不是建立在不断创新之上的。今天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就必须培养一批又一批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其目标任重道远。这一艰巨的任务,首先落在学校教
摘要: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是新课堂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师提出的最新要求。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高效率地学习。  关键词:高效课堂;学生特点; 策略  中国分类号:G633.41  现在教育倡导减负提质,追求卓越课堂或高效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高效课堂是在追求“四维目标”,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笔者经过十多年的教育教学,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