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的: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最常发生的感染,容易诱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产生,预后较差,易复发。研究发现腹膜炎的早期诊断及经验性抗生素的应用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依靠腹腔穿刺术中腹水培养阳性或者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PMN)计数≥250×10~6/L的诊断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目前需要寻找新的灵敏生物标志物,用于指导临床经验性抗菌治疗,从而优化SBP患者管理。本文的研究旨在评估外周血中炎症指标与SBP发生的相关性,探究基于NLR、MPV建立的多因素联合模型对SBP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并明确临床诊断为肝硬化合并腹水的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肝硬化病因、肝硬化并发症、Child-Pugh评分、WBC、HGB、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MPV、PDW、血清肌酐、血清胆红素、血清白蛋白、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丙氨酸氨基转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C反应蛋白、腹水PMN计数,并计算NLR。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与SBP发生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建立基于NLR、MPV的多因素联合模型。通过绘制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并计算其诊断SBP的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分析17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基本特征,肝硬化的病因中,乙型病毒性肝炎占60.3%,酒精性肝炎占23.0%,丙型病毒性肝炎和其他病因肝病分别占10.9%,5.7%。SBP组患者与非SBP组患者Child-Pugh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SBP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增多,并发症的主要包括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SBP组患者PDW、MPV、NLR、WBC、CRP水平明显高于非SBP组(P<0.05),多因素分析回归分析证实,MPV(OR=1.908,95%CI:1.353-2.691,P=0.001),NLR(OR=1.116,95%CI:1.005-1.238,P=0.040),WBC(OR=1.200,95%CI:1.044-1.379,P=0.010)是SB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logistics回归分析建立多因素联合模型,公式为:-10.353+0.151×NLR+0.651×MPV+0.206×WBC,根据ROC曲线分析,模型的AUC为0.875,截断值为0.18时,敏感度76.67%,特异性为81.69%,NLR、MPV、WBC的AUC分别0.769、0.795、0.707,均小于模型诊断SBP时的AUC,表明模型诊断SBP的价值高于NLR、MPV、WBC。结论:1、SBP组NLR、MPV、PDW、WBC、CRP水平明显高于非SBP组,NLR、MPV、WBC是SB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基于MPV、NLR、WBC组成的模型与MPV、NLR、WBC单独诊断相比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