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主要产茶区有机茶种植区划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nyka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有机茶正成为茶叶市场的消费主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是茶业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湖北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有机茶。到2006年,全省有机茶园总面积已达到4万亩,有机茶认证数量仅次于浙江位居全国第二位。但在发展过程中,湖北省部分产茶区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为此,本文以湖北省20个产茶县市(区)为代表,分析了各地气候资源条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得出气候资源推算方程,调查研究了茶园病虫害危害与防治状况,采用GC-ECD分析检测了成品茶样的农药残留情况,运用GIS建立了有机茶的区域发展规划,以期为湖北省有机茶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主要产茶区气候资源的分析研究湖北省地形条件复杂,气候资源分布的垂直变化明显,呈现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仅用低海拔气象台站的资料难以客观反映各调查点的气候资源数据。为此,本文利用各地气象台站1961~1990年的气象资料,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将光温、水资源与纬度、经度、海拔高度和海拔高度二次项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方法拟合,求得湖北省各地光、温、水资源小网格推算方程,从而为病虫害危害程度分析和有机茶区划提供各调查点的气候资源数据。2主要产茶区病虫害的调查研究在各地选取不同海拔高度的茶园,调查了近年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发生时期及频率、生产施用农药名称、施药次数、施药时间等5项指标。调查结果表明,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和茶蚜是湖北省主要产茶区危害的四大虫害,黑刺粉虱等其他虫害在个别茶区出现局部大爆发的现象。分析结果表明,各茶区的病虫害危害程度差异明显,在鄂东大别山茶区茶小绿叶蝉和茶尺蠖的危害程度与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有关,在宜昌三峡茶区茶毛虫危害程度与年平均气温相关。3茶样农药残留的检测与分析采用丙酮和正己烷(V/V=4:1)、超声波提取,经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GC-ECD)直接检测了147个成品茶样中四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检测结果表明,检出率以联苯菊酯最高,达46.26%,其次为氯氰菊酯和三氟氯氰菊酯,分别为27.89%和21.77%,最小的是氰戊菊酯,为11.56%;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和三氟氯氰菊酯的超标率分别为10.88%、7.48%和3.40%,而联苯菊酯未超标。147个茶样的农残检出率为57.82%。4湖北省有机茶区划的建立运用GIS技术(city-star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区划的手段,结合气候资源、病虫害危害程度和农药残留情况对湖北省有机茶的发展进行综合区划,由此将其划分为适宜发展区和不适宜发展区。适宜发展巨包括竹溪县龙王垭茶场等58个调查点,主要集中在鄂西武陵山和鄂西北秦巴山茶区。其余调查点划分为有机茶不适宜发展区。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在新建发射台选址时如何建设高标准中波发射台,如何依据中波广播特点以及人口面积、行政规划覆盖和地质地貌进行地网铺设、机房与天调室设计及天线选用所需条件。
白芨多糖是中药白芨治疗胃溃疡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高分子粘性化合物,由葡萄糖与甘露糖以1:4的比例聚合而成,可粘附于体内粘膜、组织相容性好,在胃粘膜表面可形成一层保护膜,起
美国能成为世界上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完备的继续教育体系。研究美国继续教育的基本经验,追踪其发展趋势,对于准确把握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取向,具有
开展旅游教学创新,培养创新型旅游人才,是现代旅游教育的具体体现。本文在确定旅游创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及教学方法的应用。
目的通过亚抑菌浓度亚胺培南体外诱导产生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为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类耐药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1.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的56株肺炎克
二十一世纪的跨国公司纷纷对公司的战略环节重新定位,通过选取企业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将资源集中于最能反映企业相对优势的领域,构筑自己的竞争优势,而将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
研究一种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B1频段信号的生成方法,以实现B1频段下的北斗二代卫星信号。上述方法可以替代昂贵的硬件信号仿真器,为后期北斗二代软件接收机的研究提供可靠的
首先概要介绍了增强现实技术的概念、相关特性,指出了视觉一致性是增强现实系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接着给出了增强现实系统的总体结构,概略介绍了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对应的
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倡导积极的人性观。在分析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基本内涵、分类和特征等三个方面对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阐述,为推动积极型心理健
随着液压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液压伺服系统的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液压伺服系统是一个时滞、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并且系统中常存在不可预测的干扰,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