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新课改过程中,“学案式”导学以“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特点被一线教育者所熟知和应用,这种教学模式逐渐呈现出规模大、地域广的特点。近年来,高中语文教学通过“学案式”导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教学成果,但因多数一线教师忽视了对其理论的研究和学习,使得该种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自身教育实践与相关理论研究,对目前高中语文“学案式”导学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其问题主要在学案的设计、应用和评价三个方面:第一,学案设计陈旧且缺乏优秀的学案样式,体现为设计教案化、预设问题化、编写面面化;第二,教师缺乏学情分析,使雷同的学案盲目应用于各个班级,并出现了学案主导语文课堂的情况;第三,“学案式”导学的评价基准、评价主体、评价方法比较单一,使评价结果缺乏全面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依据上述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是:首先,教师要规范编写理念,设计科学合理的学案;其次,教师要根据学情,课堂上要适当地应用学案;最后,教师要力求全面、客观、科学的教学,对“学案式”导学系统进行多维的评价。总之,本研究力求建构科学合理的高中语文“学案式”导学课堂,从具体教学实践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希望这些策略能为一线语文教师在学案导学上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也希望本文能辅助笔者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