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氩氦冷冻治疗后残存肿瘤侵袭迁移能力的实验研究—MMP-9、E-Ca的表达变化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oc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国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发病率迅速上升,且中晚期患者居多,失去外科手术机会。近年来,氩氦冷冻治疗在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恶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侵及邻近重要组织器官,多种因素导致冷冻消融可能不完全,即存在肿瘤组织残存现象,残存部位的复发或转移是影响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局部治疗后残存肿瘤组织的细胞生物学特性是否发生变化?对机体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构建小鼠前列腺癌模型,观察冷冻治疗后肺转移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ELISA等方法分析冷冻治疗后残余肿瘤组织的侵袭、迁移能力。  方法:  1.建立小鼠前列腺癌模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未处理组)和冷冻治疗组,每组各40只。  2.观察并记录小鼠的肿瘤体积变化和生存期。  3.分别于冷冻术前、冷冻术后7天、冷冻术后14天处死小鼠,获取肿瘤组织、肺脏及血清标本。HE染色观察统计肺转移瘤发生率,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MMP-9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MMP-9含量;统计分析组间及不同时间点上述指标的变化。  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冷冻组术后7天、14天时肿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与术后7天比较,冷冻术后14天肿瘤体积无明显变化(P>0.05)。  2.与对照组比较,冷冻术后7天的肺转移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4天肺转移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小鼠的肺转移率随时间延长升高(P<0.05)),但冷冻组肺转移率在各时间点变化不大(P>0.05)。  3.冷冻组小鼠中位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25d vs.19d),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4.随时间延长,对照组肿瘤组织中 MMP-9表达逐渐升高,14天时升高明显(P<0.05)。冷冻组术后7天MMP-9表达明显高于术前(P<0.01),14天明显下降(P<0.01)。  5.与对照组比较,冷冻术后血清中MMP-9含量明显上升,术后7天和14天血清中MMP-9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  6.随时间延长,对照组和冷冻组肿瘤组织中E-Ca表达逐渐降低(P<0.05);冷冻术后7天和14天E-C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1.冷冻治疗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并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  2.与对照组相比,冷冻治疗后局部残存肿瘤组织MMP-9表达下降,E-Ca表达升高,表示侵袭转移能力降低、趋于稳定状态,小鼠肺转移率降低。
其他文献
目的本项研究采用巢式-RT-PCR法从BALB/c鼠脾组织获取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 Fc段编码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从乙脑病毒(Japaneseencephalitis virus,JEV)重组子pJME中获
目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目前,对于其发病机制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尚不确切。尽管治愈率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炎症迁延不愈或复发等问题仍然存在。有学者
目的应用通心络超微粉剂干预实验动物日本大耳白兔5天后,用内皮素-1(ET-1)静脉注射建立冠状动脉痉挛模型,检测各组实验动物冠状动脉血管中核因子—kappaB(NF-κB)、诱导型—氧化氮合酶(iNOS)等因子的表达,观察通心络超微粉剂对血管NF-κB、iNOS等表达的影响,探讨通心络超微粉剂缓解冠状动脉痉挛的可能机制。方法1、实验动物分组将雄性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