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证券市场上重新上市成功的公司少之又少。上市公司面临被强制退市风险时往往选择多种方式逃避,严重影响了重新上市制度有序性和高效性。而长航油运作为首支重返A股的上市公司,成为制度建立以来的首次成功实践,为其他被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树立了良好范例,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但长航油运在其重返A股后的十五天中十一天经历股价下跌。这个重大制度意义与惨淡市场反馈截然相反的案例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通过研究其市场效应能够填补目前我国学者对重新上市后市场效应研究的空白。本文以长航油运重返A股事件为例,运用事件研究法对长航油运重新上市后的市场效应进行数据度量,重点研究投资者对长航油运重新上市后发展的态度。本文发现投资者对长航油运重返A股后的短期发展持负向态度,非常不认可长航油运重新上市后的发展趋势。投资者的负面态度主要来源于宏观经济局势季节性不理想、宏观和企业层面的信息不对称和企业自身业务和财务发展上的缺陷,导致投资者对长航油运重新上市后的短期发展前景严重缺乏信心。而与之相反的是投资者对长航油运的长期发展持正向态度,积极认可长航油运的长远发展和未来前景,这主要来源于长航油运特殊的央企背景以及经营状况呈持续良好趋势。通过多重原因分析,为长航油运的优化提出建议。目前国内外对于国有企业的重返A股研究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在学术界中对重返A股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政策层面与上市方式层面展开讨论,且多为实证研究。本文的创新研究方法在于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对其重返A股的前后历程进行深入挖掘,估量重返A股在市场上的效应,探究背后问题,给出合理的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