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理论可被视作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的一种扩展,涉及文本或说话人如何使用语言学资源在意识形态方面表达、协商、自然化特定主体间关系和意识形态立场。通过分析评价资源,可以研究写作者或说话者使用何种语言资源进行评价,了解语言使用者是如何利用语言资源评价人与事件、建立并维护人际关系、以及表明立场。本篇论文中,作者将在评价理论框架下探讨语言资源的分布,以显示作者向读者传达的意图与立场,点明原文与译文间、两个译本间的差异,并提出译本中评价意义再现程度不同的可能原因。本论文将采取评价理论三个子系统视角,对《少年Pi的奇幻漂流》及其两个译本中的评价资源进行研究,以此分析评价资源的分布,并通过比较,分析译本中评价资源的变化。基于张美芳从评价标度的分类,《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两位译者都在目标文本中进行了调整,重建了评价意义。这种调整主要源于三个文化原因:源文本与目标文本的不同、译者文化共感性的不同以及作者与译者意识形态的不同。并且,对原文、译文中的评价资源等值程度的分析,将帮助译者更好理解原文,并在目标文本中更好地传达评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