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苗期猝倒病是黄瓜的一类重要土传病害,其主要病原菌为瓜果腐霉(Pytbiumaphanidermatum),在浙江地区黄瓜苗期为害十分严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该病菌目前已对化学农药甲霜灵产生了抗性,造成用药水平不断提高,为免于化学杀菌剂的环境污染,采用生物防治势在必行。本论文通过平皿拮抗、种子促芽生长试验以及盆栽效果测定进行了生防菌株的筛选研究,为此病的生物防治打下基础。 本研究采用上述三种方法测定了X3、X13、PEP66、PEP188、PEP231、396、391、879、678Y、678W、CN31等11个菌株对黄瓜苗期猝倒病的促生防病效果。 在平皿拮抗试验结果,得到两株拮抗细菌X3和X13,两菌株不仅对瓜果腐霉表现出强的拮抗能力,而且对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甜瓜枯萎病病菌(Fusarium oxysporam f. sp. melonis)、大麦赤霉病病菌(F. graminearum)均有一定的拮抗能力,有明显的抑菌圈,表现出一定的广谱性。在黄瓜苗期猝病病原菌瓜果腐霉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12℃-40℃)内,X3、X13对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在室温25℃左右时,表现出的抑制作用最强。 在促芽试验中,以879促芽生长最明显,促芽生长率达到26.24%。X3、X13、CN31也表现出一定的促生效果,而供试菌株PEP188对芽生长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盆栽效果测定中,X13的防病促生效果表现突出,其效果与甲霜灵对照不相上下,促生菌879也有一定的促生防病作用,X3则表现出病情加重,防效甚差,苗生长缓慢。 对筛选的拮抗菌X3、X13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结果,两菌株得到的结果均与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中描述的Pseudomonas aeruginosa最相近,而BIOLOG法96孔板的颜色反应结果与BIOLOG计算机模式菌种资料库比较,得到的鉴定结果为X3为P. apinosa,X13为P. aerugmosa。X13两种方法取得了相同的鉴定结果,而X3两个结果则不一致。 分子鉴定结果,采用通用引物从X3、X13基因组扩增出16S rDNA基因全序列,将X3、X1316S rDNA全序列递交GenBank,应用blast作同源性搜索,结果表明。X3、X13与 GenBank收录的菌株尸 aer*ginom PA01(AE004844)基因序列相似性最高,分别达到 99%和 100%。运用生物学软件 DNA star 4# X3。X13与 GenBank中收录的假单抱菌菌株作 16s rDNA基因全序列比较,在建立的系统发育树中,X3、X13均与P aer。Igno。处于同一分支,表明X3、X13属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 本研究为生防菌研制生防菌剂,为生防菌的推广应用做出试探性的一步。将澳大利亚合作的根围促生菌(PGPR)菌株PEP66、PEP188、PEP231及三者的混合菌研制剂型,以黄原胶为粘合剂和猫砂作为载体合成生物菌剂。在液体培养发酵中,供试的三株PGPR菌株28-30小时左右达到最大生长量。经过室内盆栽来测定研制的生防菌剂对黄瓜苗期碎倒病的防治效果,其防效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