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工作事务所是提供专业社会服务的职业组织,也是多数社会工作者的从业机构。积极组织和培育各种社会工作机构,发挥它在推进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作用。本文以北京市两个社会工作事务所的社会工作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根据双因素理论,从工作本身的激励因素(包括工作内容、工作责任感、工作认可、工作成就感与成长的可能性)和工作环境的保健因素(包括政策与行政管理、办公环境、薪酬福利、工作保障与人际关系)两个方面研究社会工作事务所中社会工作者的激励现状。调查发现社会工作事务所的关于工作本身的激励措施存在问题包括:一是工作本身挑战性较强,工作压力大;二是易于其他工作人员相混淆,难以获得服务对象的认可;三是工作成就感低,极易产生挫败感;四是晋升机制不健全,职业发展受限。工作环境的保健措施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政策与行政管理机制不健全;二是办公条件有限,办公环境较差;三是薪酬待遇较低,福利处于低水平状态;四是专业培训较少,难以满足工作需要。北京市社会工作事务所激励问题存在的原因可从机构发展的外在环境和机构本身两方面分析,具体来讲,机构发展的外在环境可归纳为:一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相关的法规、政策和制度体系不健全;二是社会工作事务所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社会认同度较低。机构自身原因可总结为:一是筹资能力弱,难以维持机构良性运行;二是工作人员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有待提高。根据社会工作事务所出现激励问题及原因分析,从政府、机构这两个角度提出改善机构社会工作者的激励问题,一方面为社会工作事务所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应加强自身能力,促进机构的良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