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时代,教育越来越成为影响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的目标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从个人角度来说,教育是个人“向上流动”的必要途径,教育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其职业生涯的起点和高度,而且一个人受教育年限的多少受到家庭背景的影响很明显,也就是说,如果父辈受过良好的教育那么子代有很大的几率也受到高等教育,即俗话说的:“龙生龙,风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从宏观角度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所系,中国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福利体系的完善。所以对教育公平的关注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选题背景和意义,提出了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对公平、教育公平等相关概念做了界定,总结了在教育不公平问题上的已有研究并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对中国教育不公平的历史进行了梳理,中国政府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教育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大众主义到精英主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教育的“拨乱反正”;新时期教育的新矛盾。第四章主要运用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家庭因素对教育不公平的影响,城乡差距、性别差异也较明显。消除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异,实现教育的绝对公平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但是受教育机会的公平又是保证社会各阶层流动,实现社会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教育福利对教育公平的影响。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社会教育福利制度的投入。保证义务阶段教育的公平性,完善高等教育福利因素,进一步发展高中阶段的教育福利,将使得我国的教育事业更加公平。第六章是研究不足和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