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裁判员是篮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的篮球运动竞赛需要高水平的裁判员队伍做保证。在我国篮球裁判员年龄结构相继老化的背景下,篮球专项教师作为裁判员队伍中主要群体,既要具备高水平的篮球技战术素质,也需要准确掌握篮球规则和裁判法,拥有一定的执裁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篮球教学工作。这需要高校体育院系深刻认识篮球专项教师裁判员培养活动的重要性,立足于裁判员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师裁判员培养活动,逐步提高教师裁判员综合素质。以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篮球专项教师裁判员培养现状调查为题目,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系统解读了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篮球专项教师裁判员现状与培养情况,总结存在的问题,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篮球专项教师获得了一定的裁判员技术等级,但年龄结构偏大、男女比例不协调、职称总体较低,高等级的比例偏低,以三级和二级裁判员为主。缺少学习动力、学习渠道和执裁机会是没有考取更高等级的主要原因。2、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篮球专项教师裁判员执裁比赛等级较低,以校级、区级篮球比赛为主。缺少执裁机会、裁判员级别不够、自身经验不足是影响执裁校外高级别篮球比赛的主要原因,执裁频次偏低。3、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篮球专项教师裁判员未继续参与裁判员学习,主要是因为对于裁判能力的重要性认知不够和缺少培训渠道。4、体育院系组织、提供的培训内容以篮球规则、裁判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为主,但在身体素质、执裁训练等实践方面的内容较少,重理论轻实践。大多参训教师对于培养效果不满意。5、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篮球专项教师裁判员培养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裁判员激励;缺少竞赛执裁安排;缺乏系统培养计划;较多依赖校外培养。针对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篮球专项教师裁判员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各体育院系应提高对教师裁判员培养的重视程度,鼓励教师们考取更高的裁判员等级,将篮球专项教师参加裁判员培养活动、篮球竞赛执裁行为、篮球裁判员技术等级考核活动等纳入评价考核系统,对于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针对性的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由此建构起系统的激励机制。2、各体育院系应积极寻求与当地篮协合作的机会,从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借助院系平台优势,为教师裁判员争取到更多样化的执裁机会。3、各体育院系应拓展培训范围,促使更多的教师参与裁判员培养活动,同时也需要提高培训频次。4、各体育院系应积极寻求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多为教师裁判员寻求实践机会,有效提高教师裁判员的综合能力。5、各体育院系应根据贵院的自身条件制定明确的教师裁判员培养目标,规定篮球专项教师裁判员培养方式,详细规定篮球专项教师裁判员寻求竞赛执裁机会的具体方式和措施,将各项激励措施加以说明,设置相关的监督与评估措施,保障教师裁判员培养工作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