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世界粮食产量减产1.6%,世界饥饿人口的数量正以每年400万的速度在增加。中国的粮食生产虽然喜获丰收,实现了三年的连续增产,但这是在2003年粮食产量落到一个低谷的基础上的恢复性增长,全国粮食总的供求关系还是处在一个紧平衡的状态。河北省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在保障周边地区粮食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占有重要位置。所以河北省粮食安全研究,不仅对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周边地区粮食安全、全国粮食安全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和分析河北省现实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粮食安全的内涵:河北省粮食总供给与粮食总需求基本平衡;供给安全,即粮食总产量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公斤;需求安全,即粮食不仅要满足工业化进程中人民同益增长的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而且还要具有承受各种不测事件如自然灾害的能力,储备用粮不低于粮食总需求的18%。根据河北省粮食安全的定义,分别对河北省粮食供给和粮食需求进行预测。在粮食供给预测中,对影响粮食产量的土地投入、劳动力投入、物质投入、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分别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预测河北省的粮食生产能力。在粮食需求预测中分别对河北省的口粮需求和其他用粮需求进行预测,在口粮食需求预测中,分别预测河北省的城镇人口数量和乡村人口数量,根据各自消费口粮的标准,预测河北省的口粮消费需求;在其他用粮消费需求中,根据河北省畜牧业发展水平进行饲料用粮需求预测,种子用粮需求、工业用粮需求、损耗用粮需求、储备用粮需求,分别用修正后的比例法进行预测。在河北省粮食供给和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对河北省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分析。河北省粮食安全状况分析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河北省粮食供需平衡分析,二是河北省粮食供给安全分析,三是河北省粮食需求安全分析。本文力求的创新点是:从外贸依存度和综合考虑河北省畜牧业发展两个方面对河北省粮食供需平衡进行分析;通过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和人均粮食占有量来进行河北省粮食供给安全的分析;通过粮食储备水平来进行河北省粮食需求安全的分析。最后根据预测分析,提出确保河北省粮食安全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