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次生林指由于人为破坏性干扰或异常自然干扰,使原始林的林分结构、建群物种组成或基本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经过天然更新或人工诱导天然更新恢复形成的林分,是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目前的天然次生林整体上生长衰退过早、干形不良、材质较次、林分树种组成不理想,采取科学合理的培育和经营措施来建立合理稳定的群落结构,提高次生林群落的生产力是现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属于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南方集体林区次生林抚育间伐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00403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洞庭湖湿地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空间途径研究(项目编号31070568)”的部分研究内容。抚育间伐是森林培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步骤,天然次生林抚育间伐的核心问题为间伐木的确定,它决定了次生林培育的方向和抚育质量。传统的抚育间伐中都是对林木进行分级来确定间伐木。本文提出“间伐指数”的概念,量化林木在抚育间伐时被确定为间伐木的概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林木的间伐指数表示其在抚育间伐中确定为间伐木的概率。间伐指数取值在0-1之间,取值越大,说明该株林木被确定为间伐木的概率越高。(2)林木间伐指数的构建综合考虑了林木的自由度、混交度、大小比数、健康指数、空间密度指数和目的树种特性指数6个指标,根据林分经营类型的不同进行层次分析给各个指标赋权重,结合林木各指标调查值计算得出取值。(3)天然次生林林木间伐指数各指标的重要程度为:健康指数(0.295)>目的树种特性指数(0.290)>空间密度指数(0.202)>混交度(0.096)>大小比数(0.069)>自由度(0.048).(4)在青椆林、木荷林、南酸枣杉木混交林、檫木林四种天然次生林林分中设置试验样地,运用间伐指数获得在给定的不同间伐强度下的间伐木确定方案。结果证明,由计算林分中林木间伐指数得出的间伐木决策方案科学合理,能够很好地满足对林分实施抚育间伐的预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