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翟永明是中国当代诗歌写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位女性诗人。她于1984年完成的《女人》组诗一经发表就受到诗坛的强烈关注,并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掀起一股“女性诗歌”的热潮。对于翟永明女性诗歌的研究文论也很多,但都集中于从“黑夜意识”角度来研究翟永明80年代的诗歌,或从诗歌转型角度来研究翟永明90年代的诗歌,而很少将翟永明的女性诗歌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细读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将翟永明的女性诗歌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诗歌文本,分析翟永明从女性主体性的确立到创造女人历史的过程。 绪论部分简要分析了翟永明各个时期的诗歌特点;总结了国内对翟永明诗歌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分析翟永明对中国女性诗歌发展的影响及其在诗歌史上的历史地位。 第一章从女性意识这一角度切入,重点分析翟永明80年代的女性诗歌。具体梳理诗人通过黑夜意象及女性身体意象来重新建构女性主体意识的过程。 第二章揭露男权社会极力赞扬母亲,将母亲从女人中分离出来为父权制社会服务的内在实质,分析翟永明诗歌中对母亲的反叛、质疑,揭露母性光环,将母亲还原为女人。 第三章分析了翟永明90年代转型后诗歌的特点,重点分析了翟永明描写现代日常生活中的女性的诗歌及回顾历史,吟述历史女性命运的诗歌。 第四章分析了翟永明对祖母、母亲、女儿三代人的人生经历、生命体验的抒写,在对母系家族命运的吟述中,彻底摆脱了女性被看被言说的历史命运,从女性视角出发、用女性自己的声音讲述女性自己的族群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