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输出的主要内容,从本质上讲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是整个社会利益的调节器。鉴于公共政策在实际生活中如此重要的地位,制定出来的政策能否得到较好地贯彻和执行,使它成为整个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政策最终的效果能否实现。但同时,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却受到来自主客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甚至已经发展成为地方政府或下级政府执行政策的普遍现象。它不仅给普通民众带来利益损失,而且也威胁到公共政策的权威性,甚至有损于政府的形象。基于这个现象,研究政府、民众、新闻媒体三方在政策执行中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营造三方互动的关系模式,加强对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行为监督是很有意义的。通过这种积极主动的互动关系的营造,遏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现象,改变政策执行时的神秘感,最终,达成公共政策执行的最终目的:满足和增进公共利益。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理论,包括“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分析。第二部分着重分析政府、民众和新闻媒体在政策执行中各自的作用以及三方的相互关系。本文的重点在第三、第四部分。第三部分阐述政府、民众和新闻媒体三方互动关系模式的界定、意义和互动的流程设计。政府、民众、新闻媒体三方互动主要是指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作为执行主体的政府与政策的参与方民众和新闻媒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牵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三方互有责任、权利和义务,三方互有回应。建立三方互动模式有利于提高政策执行过程的监控力度;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塑造,从而加大各方合作的力度,促进政策的落实;有利于提高民众和新闻媒体的责任感,培养政策执行中的合作精神。在流程设计上,最主要的是加强互动监督中心(互动载体)的作用,并给予其一定的独立性,加强信息的反馈力,将多种监督形式整合起来。第四部分提出完善三方互动模式的一系列措施,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1)实现公共政策执行的公开化;(2)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包括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3)加强监督的法律保障;(4)提高人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