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和礼貌原则以及二语习得理论中的注意假设和输出假设作为显性教学的理论框架,探索在中国英语学习环境下提供元语用信息的显性语用教学是否提高了学习者的语用输出。在学生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两种不同教学范式的指导下,比较了两种显性教学对得体实施道歉这一具体言语行为的影响。一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对元语用信息和语用规则进行讲解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讲解性教学),另一种采用戴炜栋、杨仙菊提出的显性语用教学模式(提高语用意识教学)由提供元语用信息、提供真实语境、提供交际活动和提供纠正性反馈四个阶段组成。试图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在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下,显性教学对学习者道歉的使用是否会产生有效的影响?2.如果有效,哪种显性教学方法更有优势?本研究采用了准实验方法,以三个自然班的中级英语学习者(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两个班为实验组,一组实施教师为中心的讲解性教学(TG);一组实施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交际活动的提高语用意识的教学(AG);另外一个班为控制组(CG)不进行任何方式的语用教学。三组用同一教材并观看四集《走遍美国》的教学录像,三组均由研究者担任任课教师。实验教学用了两节课,时间总共是100分钟。采用语篇补全填空和多项选择题形式就学习者道歉策略的得体使用举行了前后测,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前后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不管是学生为中心还是教师为中心提供元语用信息的显性教学都能促进学习者语用习得。然而,两种不同的显性教学对学习者得体使用道歉策略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交际活动的教学并没有比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更有优势。本研究立足于我国外语教学实际,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中介语语用教学的研究领域。研究通过比较两种显性教学对语用产出的影响,试图探索适合我国外语课堂教学的语用教学模式,对具体语用教学的实施有一定启示,比如教师可以把讲解性的语用教学和提供真实的语境结合起来以提高学习者的语用意识。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前言,第二章是中介语语用学相关的文献和理论框架,回顾了英语中实施道歉这一具体言语行为的策略选择。第三章讨论了语用教学的研究,探讨了显性语用教学在外语环境下的优势,提出本研究的问题和假设。第四章为研究设计,介绍了本研究所采用的准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方法。第五章为实验的结果与讨论。第六章为结论,总结本研究的发现,指出了研究的局限和今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