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PACK的小学立体几何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ydy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基于对以上内容的解读,作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教师进行整合技术的有效教学的基本条件。立体几何内容是小学阶段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形成几何直观和提升推理能力的重要媒介,也是小学几何内容与初中几何内容的关键衔接点。同时,基于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关键期,它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等数学素养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立体几何的概念辨识、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学生在长方体与圆柱体的转化、圆锥的体积推导上总是出现理解上的盲区,对计算公式生硬记忆。基于TPACK的小学立体几何教学策略,也许有利于学生更自然深刻地理解立体几何的重要特征,进而突出教学重点和破解教学难点,提升教学有效性。本研究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说明。理论研究方面:本研究首先对TPACK理论与小学立体几何教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接着,基于课标解读和对TPACK的元素构成的理解,分析小学立体几何教学,进而提出基于TPACK的小学立体几何教学策略:多元联系动态化策略,认知过程视觉化策略,认知结果明辨化策略。实践研究方面:以教学实验研究为主,辅以课例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课堂观察等实验方法进行量化和质性分析,探讨基于TPACK的小学立体几何教学策略优化小学立体几何教学的实践效果,并检验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数学学习方式、数学情感态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实验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得到显著改善;(2)实验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得到改善;(3)实验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数学学习兴趣得到改善。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