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桑桐(1923年——2011年),中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作曲家,尤其在和声教学与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在教学研究之余,不断探索如何在实际音乐创作中将中国音乐元素与先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桐(1923年——2011年),中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作曲家,尤其在和声教学与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在教学研究之余,不断探索如何在实际音乐创作中将中国音乐元素与先进的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创作出许多具有民族风格的专业音乐作品。《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九首》创作于1992年,是桑桐先生钢琴音乐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中国的五声纵合性和弦及西方近现代和声等作曲技法,可以说它是桑桐钢琴创作的一个缩影,同时这部作品也代表了桑桐先生向大众传递出的他在民歌主题小曲钢琴改编中的音乐创作思想。本文选择以和声的视角,分别从“调式调性思维”、“和弦结构形态”、“和声进行”这三个方面对九首钢琴小曲进行分析与研究,其中包括终止式的处理、复调因素及伴奏织体的运用等内容。论文第一章从调式调性布局特点出发,分析九首小曲中出现的不同的调式、调性呈现手法及转调方式等。第二章是从和弦材料构成的角度进行分析,从九首小曲中选出不同性质的、具有代表性的和弦构成形态进行研究,看桑桐先生是如何针对不同的民歌特点选用不同性质的和弦材料进行改编的。第三章是对作品中和声进行手法的探析,通过民族风格的功能和声进行、和声的线性运动、终止式的处理、不同形式的伴奏织体等方面分析,从而总结出桑桐先生是如何将古典功能和声、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五声性和声相结合,将民歌小曲借用西方乐器钢琴进行阐释的。结论是对前三章内容进行的梳理与总结,通过以上层面的分析,从中总结桑桐在《民歌钢琴小曲九首》中所运用的和声技法及创作思维,探索桑桐先生是如何在民歌主题钢琴音乐创作中将西方传统和声、近现代和声与中国民族调式旋律相结合,进而创作出具有独特东方韵味的新国乐的。
其他文献
探讨使用膜过滤和膜除氧工艺处理海水进行回注的新方法,阐述了脱气膜的技术特性,介绍了以膜过滤为预处理的整套海水处理流程,并与传统真空脱氧塔进行比对,总结了此种方法在海
解剖50侧成人尸体大隐静脉,测量大隐静脉注入股静脉处和大隐静脉主要属支注入大隐静脉处的外径,及各注入处与髂前上棘间连线的垂直距离。大隐静脉入股静脉处的直径为4.9±0.7mm,其属支注入
我国在现阶段对低压供配电线路进行过程检测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以及一些隐患,而正是这些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隐患显示了我国低压供配电线路故障检测手段还可以不断
《光明日报》是面向全国发行的一份具有很高权威性的综合性日报,“为知识分子服务”是其鲜明特点。《光明日报》创刊之时是由民盟主办,在传递民主思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
纵观维亚尔一生不同时期的作品,其绘画不单单是纯粹描绘自然生活,究其绘画特点,是一种游离于自然主义之外的印象主义,是对自然生活的一种隐喻。虽然维亚尔与自然主义者都是在描绘
心肺复苏(CPR)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最基本及最重要的急救技能之一,基于医学生缺少临床现场学习及应用CPR相关理论知识的机会,为提高医学生对其的理解及应用能力,采取基
本文采用逐步沉淀分级法,对尼龙1212进行分级,用乌氏粘度计、光散射仪以及凝胶渗透色谱(GPC)分别测定所得级分的特性粘数、重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根据特性粘数与分子量之间
目的:观察大剂量溶栓加抗凝治疗对急性DVT大鼠在不同时期治疗后血管形态学的变化。方法:将48只SD大鼠制备模型后,随机按血栓形成后1、3、7、14天分期,每期12只,分为Ⅰ期、Ⅱ
国际养老保障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阎坤世界各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都比较晚,但发展却很迅速。目前实行社会保险的国家共有141个,其中建立了养老保障制度的国家有130多个。各国养老保
目的:初步分析揭示颈脊髓过伸性损伤的发病机理,为早期正确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并据此研究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伤残状况,提高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