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项目的原文是加拿大作家凯特·普林格(Kate Pullinger)的长篇小说《无名女仆》(2009)。该小说2009年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且该小说尚无中文译本,因此将如此优秀的小说翻译过来,值得尝试。所选文本为该小说第十六至十九章,主要讲述了女仆莎莉因背叛夫人被赶出家门,在埃及社会苦苦挣扎的过程。整部小说以女仆莎莉的口吻娓娓道来,语言朴实。本报告基于严复的“信、达、雅”理论,通过具体实例,针对翻译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分析了笔者在翻译《无名女仆》(第十六至十九章)时,如何通过各种方法,来处理翻译中遇到的重点难点。报告共分五个部分:任务描述、任务过程、理论基础、案例分析、实践总结。报告首先简要介绍了此次翻译实践的背景、意义、原作者及原作内容,分析了小说的体裁特点、所选翻译材料的特点及译后工作,介绍了本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即“信、达、雅”三字标准。基于该标准,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如何通过翻译技巧的运用来解决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重难点。在“信”方面,主要分析了词的准确理解及如何再现原文风格;在“达”方面,主要分析了在句法翻译方面的四大翻译技巧,包括换序译法、断句译法、转句译法和合句译法;在“雅”方面,主要从人物形象的传递和场景描写的传递两方面分析了如何实现审美的再现。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巩固了对翻译技巧的运用能力,习得了在翻译中需注意的事宜,更领悟到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译员需多年的实践与积累。同时笔者也注意到了此次翻译实践中出现的不足,决心在以后的翻译学习中更加脚踏实地,不断鞭策自己,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