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每位教育工作者、家长乃至整个社会来说,家庭作业都是再也熟悉不过的了。而在我国的中小学中,家庭作业的有效性一直是教育领域里一个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家庭作业不仅是教育教学的个重要环节,而且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一个纽带桥梁,更是检验教学成果以及学生受到教育影响程度的一个有效方式。因此,无论是从教育教学本身来说,还是从学生的个体发展来说,家庭作业都必须受到重视。近年来,我国全面推广素质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马上就进入第十个年头了,这给我们解决家庭作业有效性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众所周知,小学作为我国学校教育体系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体系中影响全局的一个重要环节。以此次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对小学生家庭作业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了。本研究在指出并分析传统家庭作业的缺陷的同时,以呼和浩特市P小学为例,以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引,以多元智力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来体会小学生家庭作业的真实过程,对小学家庭作业的目的、小学师生对家庭作业的态度、家庭作业缺陷、家庭作业建议和家庭作业评价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认为应改进目前的小学生家庭作业的状况,要强调家庭作业的质量,并明确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理解家庭作业作用,倡导新型作业形式,结合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使学生乐于参与、勤于动手,以发展学生的主动获取知识、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为主要目的。此外,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家长和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所以给家长和教师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多沟通,多付出,形成教育合力,以家庭作业为突破口,使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时光,从而促进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