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需求与认同研究——基于两代农民工的比较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a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代农民工是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而出现的新兴群体,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学术界已经对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基本情况描述、面临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等方面,这些研究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两代农民工在城市生存空间障碍、面临的问题、融入城市的各种需求以及需求对城市社会认同影响等方面的不同,通过需求层次理论把两代农民工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十个方面,着重分析需求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认同的影响,以社会认同理论为视角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认同的内卷化。  具体而言,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属于导论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梳理评价,说明本研究的方向。  第二部分,理论与研究框架。本部分首先对本文所使用的核心概念进行分析和明确定义,然后介绍了本文所使用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等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在本研究中的应用,最后说明了本研究的研究假设和采取的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两代农民工生存状况的比较。首先比较了两代农民工的不同特点,然后分析了乡村变迁与新老农民工的乡土联系,最后比较了城市化进程与新老农民工的城市社会生活状况。  第四部分,两代农民工需求比较。该部分通过分析两代农民工的生存空间导致他们面临的问题,来比较两代农民工产生的需求。由于城市生存空间障碍的共同性质,两代农民工存在一些相同的问题,这些问题使两代农民工有着共同的需求,但由于两代人经历的时代背景、城市化进程、乡村社会的变迁以及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成长经历等方面的不同,新老两代农民工也面临着一些不同的问题,这些不同的问题使他们有着不同的需求。  第五部分,两代农民工的认同比较。两代农民工的生存空间障碍使他们面临的问题和产生的需求对两代农民工的认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该部分着重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对他们自我认同和城市社会认同的影响,并分析了社会认同的内卷化趋势。  第六部分,讨论与总结。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问题,满足其需求,扭转其城市社会认同内卷化趋势的对策意见。
其他文献
“恰依”是维吾尔族社会中常见的文化现象,不管是物质层面的“恰依”礼物,还是精神层面的“恰依”文化,都已渗透到了维吾尔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恰依”塑造了维吾尔族妇女的关系
族际间的差异是产生族群认同的基础条件,而我国各民族所形成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正好为族际互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各族群成员正是在这样的情景下产生了自我族群意识,从而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自身的经济状况。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在不断凸显,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父母外出务工时不
在我国宏观经济结构步入“新常态”,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之下, J市煤炭产业由“一煤独大”的黄金发展期陷入行业亏损的发展困境。2015年,J市GDP增速降至冰点,跌破4%,大
快速老龄化形成了庞大的老年人口群体。在老年人口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现实条件下,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显得越来越重要,也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