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g合金与Co的界面反应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c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钎焊广泛用于现代电子封装。在各级封装中,焊点的显微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焊点的性能并影响到封装的可靠性。随着电子封装集成度的提高,焊点变得越来越小,这就要求焊点具有更加优良和稳定的电、热和机械性能。因此,研究焊料合会与基材间的界面反应,对预测与控制焊接区域的组织演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利用相图计算(CALPHAD)方法并结合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检测手段来研究纯Sn、Sn-Ag合会与Co的界面反应: 1.利用CALPHAD方法评估了Ag-Co二元系的热力学参数,结合已有的Ag-Sn、Co-Sn二元系的热力学外推计算并建立了Sn-Ag-Co三元系的热力学数据库。 2.采用获得的Sn-Ag-Co:三元系热力学数据,计算了恒温截面和液相投影面;结合Scheil-Gulliver模型模拟了典型合金的凝固通道;预测了Sn-Ag-Co三元合会的凝同行为。计算结果合理地解释了合会在凝固过程中相及组织的演变。 3.实验研究了573,673,773,873K的Sn/Co和573K的Sn-3.5wt.%Ag/Co扩散偶的界面反应。发现573K下Sn/Co和Sn-3.5wt.%Ag/Co的界面反应产物为CoSn<,3>;673和773K的Sn/Co界面产物为CoSn<,2>,873K的Sn/Co界面产物为CoSn。通过分析界面产:物,发现影响界面化合物优先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组元的扩散、化合物的形成驱动力及稳定性。对于573K的Sn/Co和Sn-3.5wt.%Ag/Co扩散偶,其界面化合物CoSn<,3>的生长随时间成抛物线关系,表明其主要是由扩散控制。 4.提出了预测测不同晶体结构的纯会属间的界面反应的半经验模型判据利用相关体系的热力学数据合理地解释了各界面反应(例如Cu/Sn,Cu/In,Ni/Sn和Co/Sn体系)化合物的形成。目前该判据能很好地预测和解释低温下Co/Sn界面化合物及非品的形成,但还小能撷测高温下 Co/Sn的界向反应产物,需进一步的发展及完善。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对分子筛粒子的处理和加入方法、加入量等与分子筛/PET纤维染色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就可纺性及力学性能的提高进行改进并取得了进展。在一定配比的分子筛粒子和
当前应用高速钢做复合轧辊的外层材质正处于研制、开发和生产应用的热点阶段。但是复合轧辊用高速钢因具有高碳和高合金的特点,容易形成大量网状碳化物,这些网状碳化物又硬又脆
在战略和战术雷达制导导弹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对目标的准确跟踪,这取决于导弹雷达对目标的准确定位。为了保护雷达天线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天线罩被应用进来,但天线罩在保
Bi2NiMnO6(BNMO)是一种新的且同时具有铁电性和铁磁性的双钙钛矿型功能材料,它有着丰富的潜在的物理性能,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过去的文献报道主要集中在用物理方
本文采用激光作热源研究了激光处理对Ni-P-SiC化学复合镀层的影响。与炉中加热相比,激光处理的特点是:只对要求处理的局部进行处理,通过瞬时加热表面镀层,可以避免对基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