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遵循幼儿发展的规律,设置满足幼儿发展需求的活动区域,并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区域活动材料,使其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与环境的有效互动获得个性化发展的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区域活动是践行幼儿学习与发展这一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幼儿游戏的延伸及幼儿感知、体验、探索的场所。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影响区域活动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幼儿在与良好的区域活动环境的互动中能够培养其专注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等。所以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对区域活动教育目标的实现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幼儿园教师在进行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时,难免会存在考虑不周、无法恰当把握创设要点的一些问题,环境创设趋于形式化。本文选择幼儿园大班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为研究对象,运用了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以自编《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观察记录表》及评分标准、《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教师访谈提纲》为研究工具,以某三所幼儿园的六个大班的区域活动为观察对象,以某三所幼儿园的12名教师作为访谈对象开展研究。从空间布局、材料投放、区域种类及区域标示四个维度对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现状进行研究并分析,发现空间布局规划缺乏科学性、区域种类不常更新、材料投放不合理、区域标示与幼儿年龄特点不符等问题,并从改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出发、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区域种类的设置要灵活、多变,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制作直观、简洁的区域标示。旨在为一线工作教师提供参考与帮助,提升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的质量,更好地促进区域活动的开展。